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榴花开内蒙古 籽籽同心话团结

  象征团结友谊的金牌
  王猛向记者介绍伊敏煤电基地
  煤矿融入美景
  幼儿园宝宝画石榴
  高娃带领队员在乌兰牧骑宫排练
  乌兰牧骑演员接受采访
  敖德巴拉接受采访
  敖德巴拉收藏的照片
  花拉(右)接受采访
  伊敏煤电艰苦创业展台
  感受茶文化
  乃日勒接受采访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9月13~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央视网主办,兴安盟委网信办、呼伦贝尔市委网信办协办,正北方网承办的“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内蒙古。活动先后奔赴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地开展采访,全方位、多层次、全媒体地报道了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发展、新风貌。

  “文化会客厅”送来幸福感

  “来来来,大家跟我一起做这个动作,一二三四……”9月14日,在兴安盟乌兰牧骑宫群众艺术馆排练厅里,61岁的高娃正带领健身队的队员们排练舞蹈《赞歌》。这支舞蹈是他们为参加盟里即将举办的一个老年舞蹈活动特意准备的,所以大家都练习得格外认真。

  作为领舞的高娃也是健身队队长,她退休后自发组织了一个75人的群众艺术团体,队员平均年龄58岁,都是退休职工,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

  2017年,乌兰牧骑宫正式投入使用,兴安盟群众艺术馆作为乌兰牧骑宫的入驻单位之一,这里的排练厅群众艺术团体可以免费使用,这下可把高娃高兴坏了。每天上午,她都会带队员在乌兰牧骑宫专业的排练厅里练上两个小时,在这里,大家收获了满满的健康、快乐和友谊。

  “兴安盟群众艺术馆登记在册的有20支群众文化艺术团体,600多人,涵盖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团、广场舞团等。”乌兰牧骑宫文化中心副主任包双柱告诉记者,分配使用的几间排练厅利用率极高,老年艺术团、少儿艺术团,社会文化普及教育、社区文化辅导、群众广场舞培训等团体,都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理念,合理调配时段,最大化发挥乌兰牧骑宫各种形制排练厅使用功能,让更多社会群众享受到政府资源的利好性。乌兰牧骑宫不但可以给各团体提供较好的排练环境,还为他们安排专业的乌兰牧骑队员指导,以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

  跟随包双柱的脚步,记者一行又来到乌兰牧骑宫兴安盟乌兰牧骑歌舞团。乌兰牧骑老队员额尔敦告诉记者,虽然排练厅的环境变化翻天覆地,但是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却是一点没变。和额尔敦一样,一些乌兰牧骑的老队员如今仍冲在一线,送演出和艺术辅导到村口、到学校、到部队……

  兴安盟乌兰牧骑团长兰金会告诉记者,随着各族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升级,兴安盟乌兰牧骑以服务各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每年要下乡演出上百场。同时,努力推进全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走到人民中间,下乡为民送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民族团结”等主题惠民演出场次达72场,观众数达到33420人。

  “一专多能,为民服务”,乌兰牧骑宫也像它的名字一样,发挥着“乌兰牧骑”的作用。乌兰牧骑宫内设大剧院、音乐厅、多功能厅、展厅、国际电影城等,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演出、观影、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由托管公司负责适当引进国际、国内大型演出。不仅是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文化、艺术教育的教育平台,同时又是兴安盟经济与文化的结晶,是兴安盟的“文化会客厅”。

  “培根铸魂”从娃娃抓起

  唐诗宋词、四大发明、笔墨纸砚……9月14日,走进乌兰浩特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诚明国学幼儿园,园内墙面、走廊、教室等各处无不充满了国学气息。

  “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学会关心呵护别人,拉着小朋友的手,互相扶持,一起走,怀着一颗团结友爱的心,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走得更正,走得更远!”今年4岁的王迦妤是该幼儿园昭明班的一位同学,她当天身穿汉服,当起了“小导游”,认真给记者讲述着幼儿园小朋友的“相处之道”,还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石榴籽画作。昭明班共有15名小朋友,平均年龄5岁,和王迦妤一样,小小年纪的他们就懂得“兄道友、弟道恭”。

  据诚明国学幼儿园创办人赵晓亮介绍,幼儿园自2020年开办以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自觉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走出了一条以传统文化为根,以民族团结进步为魂的特色办园之路。幼儿园共设“德育课”、“礼仪课”、“诵读课”、“国画课”、“武术课”5个特色课程,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园内引导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将民族团结根植于幼儿心中。

  伊敏河畔的“隐形”煤电基地

  “有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有煤不见煤,满眼全是绿!”9月16日,活动走进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煤电基地,伊敏煤电党建部副主任王猛一边带记者走向伊敏煤电“753展览馆”,一边满是自豪地介绍着。

  站在展览馆三楼的观景台向远处眺望,煤电基地的全景尽收眼底,正如王猛所言,满眼的绿草红花,却不见露天煤矿的踪影,电厂更是化身美景的一部分,映衬着蓝天白云,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草原深处的伊敏河畔以前是一片没有人居住的草地,1976年开始,经过几代开发建设者的努力和奉献,这里建起一座大型现代化煤电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煤电一体化大型企业。如今公司拥有职工3522人,资产178.18亿,年产值超过59亿。”王猛带记者走进展览馆,指着艰苦创业展台内陈设的狗皮帽子、马灯、毡嘎达靴等老一辈创业者使用过的物件,向记者讲述着伊敏煤电基地建设的故事,“以前这里根本没有路,是一片茫茫草原,特别容易迷路,出门上班前必须在家的方向挂起一盏马灯,晚上下班了向亮光的方向走才能找到家。”作为“矿二代”的王猛,从小就看着父亲为煤电基地建设的辛苦付出,所以他对煤电基地的情况十分了解。在煤电基地工作了20多年的王猛总是开玩笑说“真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但玩笑归玩笑,王猛对煤电基地的感情特别深厚。

  随后,王猛又带记者来到露天煤矿观景台,观景台周围开满了格桑花,登上观景台,露天煤矿的繁忙景象才呈现在眼前。

  作为全国第一家“煤电联营”试点,伊敏煤电利用煤电一体化特殊的生产工艺,创造性地实现了煤、电、水、灰、土的循环利用,开创了我国循环经济的新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

  自成立起,伊敏煤电就坚持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道路,进入新时期更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融在日常。伊敏露天矿在腐殖土回收、地下水恢复、放坡覆土、增施有机肥、种植耐旱植被等方面做到了珍惜资源、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达到了矿区和谐、恢复景观、融入自然。

  截至2020年末,伊敏煤电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292.8公顷,可复垦区域复垦率100%。今年以来,伊敏煤电以建设伊敏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修复中超越原生态系统功能”等原则,依托原生草原本底,融合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力争打造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区标杆,让绿色脉动伊敏草原。

  “国家的孩子”情洒草原

  “现在回想起工作的日子,还是很高兴,跨上马背,马鞭一甩,驾驾驾……”9月16日下午,活动走进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今年62岁的敖德巴拉向记者诉说着她生活在草原上的日子,说到难忘的骑马经历,还抬起手臂,大笑着做起挥马鞭的动作,引得众人也跟着大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在草原上生活获得的幸福感。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辽阔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有段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些孩子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敖德巴拉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被呼伦贝尔大草原接纳,被鄂温克族养父母呵护长大。

  记者见到敖德巴拉时,她身穿金色的蒙古袍,佩戴一条写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绶带,胸前挂满了象征各种荣誉的奖章,这些都是她奉献青春、情洒草原的见证。

  “我是1960年从上海来到呼伦贝尔的,当时我才3个月,是最小的。”敖德巴拉告诉记者,她在呼伦贝尔育婴院大约待了一年多后,来到了鄂温克旗,被当时的鄂温克旗东苏木罕乌拉嘎查党支部书记高日根领养。

  敖德巴拉被领养父母视为宝贝,她对童年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养父母对她的恩情她铭记于心。长大后的敖德巴拉,因有文化且勤奋好学,被苏木录用为打字员并转为正式职工,先后做过文书、妇联干事、文教助理、卫生助理等工作。她骑着马走遍了全苏木3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多次被评为苏木、旗、市先进工作者,直到退休。

  退休后的敖德巴拉仍不忘付出,经常用退休金去帮助草原上需要帮助的孩子和老人们,用她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草原的恩情。

  同是被呼伦贝尔大草原接纳的“国家的孩子”还有花拉,她是被蒙古族牧民所收养。9月17日,花拉向记者说起这段往事,仍然难掩对这片草原和养父母的浓浓感情。

  在国家与草原父母的大爱下长大的花拉,骨子里也深深镌刻了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信念。参加工作后,花拉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她看来,是党和国家养育了她,成为党员,她也可以去服务和帮助更多的人。事实的确如此,在她担任哈尔干图苏木妇联主席时,每名妇联干部都要负责帮扶一名贫困孩子,花拉对她结对帮扶的孩子倾注了许多心血——帮贫困孩子们交学费,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孩子们缝制蒙古袍……

  “我永远感恩我的草原父母,感恩党和国家的伟大决策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会努力将我们‘国家的孩子’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花拉说道。

  “国家的孩子”如今的生活幸福美满,这既是一场爱的传递,更是一段民族团结的美谈。

  金牌传情谊:忘年之交有了延续

  “哎呀,爷爷,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来草原……”9月17日,家住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苏木27岁的乃日勒忙完手头上的事情,与远在天津72岁的蔡乐铭发起视频聊天。虽然年龄跨度达40多岁,但这对忘年交聊起天来有说有笑,并没有所谓的“代沟”,就像当年乃日勒的曾祖父呼和勒和蔡乐铭这对忘年交一样。

  故事还要追溯到53年前,乃日勒的曾祖父呼和勒是土生土长的巴尔虎蒙古族,是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摔跤冠军。1968年,当时只有19岁的蔡乐铭等一批天津知青来到了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公社插队,在共同的牧业生产活动中,蔡乐铭和当时42岁的呼和勒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时间过得很快,1972年知青返城,西乌珠尔的天津知青集体调往大庆。在知青出发的时候,呼和勒把蔡乐铭叫到身边,哽咽着把唯一的心爱之物——那枚第一届全运会中国式摔跤重量级金牌,赠予了蔡乐铭。他深情地对蔡乐铭说:“你看见金牌就会想起草原,就会想起你我的友谊。”

  这一别,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就未曾再见面。1993年,呼和勒老人去世。1994年,呼和勒的曾孙乃日勒出生,曾祖母为他起名“乃日勒”,意为“团结”。

  乃日勒从小就听过曾祖父呼和勒的故事,曾祖父英雄的形象镌刻在他的心中,他也对曾祖父的忘年交蔡乐铭产生了好奇和期待。

  2016年,年过花甲的蔡乐铭回到阔别40余年的草原,将呼和勒赠予他的象征团结友谊的金牌送还给了乃日勒,希望能将这段情谊延续下去,但乃日勒和蔡乐铭经过商议后,决定将金牌捐赠给陈巴尔虎旗博物馆。

  这一次的会面,让乃日勒很激动也很难忘,分别后,他还经常会向蔡爷爷问起曾祖父的事情,听听他们之间的友情故事,也经常会关心蔡爷爷的近况,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将“团结”延续了下去。这几年,蔡乐铭每年也都会到乃日勒家看望他的家人,看看曾经生产生活过的草原。为了加强联系,蔡乐铭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将当年的知青和当地的牧民朋友都拉到了群里,实时关心关注着草原上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新报热线
   第04版:特别关注
   第05版:中国·综合
   第06版:中国·关注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健康
   第12版:钩沉
   第13版:汇生活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
石榴花开内蒙古 籽籽同心话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