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残疾人事业这样规划

  新报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  睿)  12月2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共4个部分,包括7项主要任务、31项重点举措、3项保障措施和7个专栏等内容。各项重点任务、措施和建设项目明确、具体、细化,涵盖了残疾人社会福利和关爱服务各领域、各环节。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主要从建立稳定可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增强残疾人兜底保障能力;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激发残疾人创业创新活力;改善康复服务供给,提高残疾人健康水平;发展残疾人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提升残疾人综合素质;推进法治化和无障碍建设,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构筑强有力支撑体系,为残疾人融合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7个方面提出31项重点举措。

  《规划》纳入的重要指标有11项,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100%;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90%以上;为3万户以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预期性指标5项: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十四五”期间共对4万名以上城乡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主要从四个方面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继续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对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实习见习给予补助,对就业困难的残疾大学生开展“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大力推动盲人就业,扶持建设100个盲人保健按摩机构、50个盲人医疗按摩机构。

  内蒙古还将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做好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取消经济条件限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期间监护人陪护救助补贴内容和标准,不断拓展康复服务项目;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加入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试点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减轻残疾的发生、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新报热线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广告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6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读书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残疾人事业这样规划
二连出入境边检站 今年验放中欧班列 突破2600列
-45.2℃!呼伦贝尔再现极寒天气
内蒙古教师要“弹性上下班”了! 每周至少安排1次半天弹性休假
37人参加 乌兰察布市茶艺师认定考试
冷空气又来!最强降温1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