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透雨过后,马鞍山林子里的蘑菇一股脑儿全冒了出来,沟沟坎坎里到处是采蘑菇的人。整筐整筐的蘑菇不用出山就被游客和商贩抢购一空。
“进入雨季以来,我们一家光卖蘑菇就收入2万多元。要是搁在过去,山上要什么没什么,家都不知道被洪水淹了多少回。”在熙熙攘攘的赤峰市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口,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村民冯国瑞如是说。
山,还是那座山;山,已经不是那座山。
从荒山秃岭到“塞北小黄山”,从山穷水尽到物阜民丰,从森林覆盖率不足40%到98.86%,马鞍山之变,是生态之变、生存之变,也是时代之变。
不负青山——
只有养山护山才能靠山吃山
马鞍山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距北京只有376公里。
在57岁的马鞍山林场护林员张文忠小时候的记忆里,马鞍山是哀伤的。
满坡的牛羊啃噬着地皮,山下的村民盖房子、煮饭、烧水、取暖都离不开木材,山逐渐变得光秃秃的。偌大的马鞍山,只剩下不到4万亩天然林。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春天一刮风就起沙尘暴、夏天一下雨就发洪水已经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山下的河南东村,几乎年年都遭遇洪水。洪水冲毁农田和房屋,又加重了贫困。
“靠山吃山,终会山穷水尽。”困境中的马鞍山人意识到,只有养山护山才是长久之道。
等不来变化,干才有出路。七八十年代,每年春天,种树成为林场工人和当地林业部门干部职工的头等大事。
“我们开拖拉机拉着树苗,在离家十几公里的山上驻扎下来。早晨五六点就开始栽树,饿了啃上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几口河沟里的水,累了躺在造林地上休息一会儿,就这样一干一个多月。”张文忠回忆。有的地段山高坡陡,车上不去,大家背着树苗上山。为保证成活,人工一趟趟从附近的河沟里挑水浇树。倒春寒加上劳动强度大,很多职工患上了关节炎。
为争取更多的造林力量,林场提出谁造林谁受益,修枝打杈和林下收入归当地老百姓所有。在那个很多家庭连一块钱电费都交不起的年代,修剪树木的枝杈能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大家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鞍山有林地面积迅速增加。
“大力造林、普遍护林”,1984年,18岁的林二代柴树岭来到林场,守护来之不易的林子。
“那时候人们没什么经济来源,偷伐偷猎现象时有发生。”柴树岭说。偷伐偷猎者怕被发现,通常都是起早贪黑,护林员只能比他们还早、比他们更晚,在野外蹲守一夜也是常有的事。
1994年的一天,他在巡护途中发现有人偷树,就一路追着向山下跑。由于坡比较陡峭,追赶过程中,一个跟头摔出几米远,他忍着疼痛爬起来继续追赶。直到追上偷树人,他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肿得老粗。
百姓生活确实困难,但他清楚地知道,不严看死守,生态继续恶化,生活只会更加困难。
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就这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马鞍山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特别是近5年来,马鞍山林场紧紧抓住国家重点工程和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等重大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000余亩,马鞍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8.68%。
绿水青山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马鞍山带来无限生机与希望。
青山不负——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夕阳西下,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路口,熙熙攘攘的游客逐渐散去,66岁的米玉林和其他摊主们清点收拾山货,准备回家。
山里的宝物不少。春天摘野菜,夏天采蘑菇,秋天打榛子,公园附近成了一个“山货集市”,附近村民收集的山货都汇聚于此。米玉林介绍,去年他光榛子就卖了1万多斤,1斤至少卖到20元,今年生意比去年还要好。
“这年月,守着这座山,只要勤劳,就不愁没有好日子过。”米玉林如是说。
在马鞍山,人与山紧密相连,山好了,人也跟着富了。
因着良好的生态,马鞍山1986年就开始接待游客,成为赤峰地区最早建成的自然旅游景区,1993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堪称“五绝”的山中古松、奇峰、云海、清泉、冰瀑吸引大批游客,由此带动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马鞍山的北侧,是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马鞍山的南侧,则是赫赫有名的雷营子村。
过去,整个村子困在一条不到18公里长的山沟里,一出门就上山,全村600多口人,只有1000来亩山坡地。山沟挡住了出路,直到2010年,这里还是喀喇沁旗的深度贫困村,出村的路只能通过驴车和拖拉机。
“山的另一面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村支书张平坐不住了。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好山好水,就是最好的资源。
2012年,通往村子的路修好后,在张平的带动下,村集体带头开了2家农家乐,没想到第一年就挣了钱。有了村集体打样,村民们跟着放开手脚干起来。
如今,全村民宿、农家乐已经发展到29家。168人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注册的旅游公司每年给每个村民分红2000元。“2021年我们村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2022年预计能达到24.5万人次。”张平说。
雷营子村,这个曾经因困在山沟里、两次决定整村搬迁的深度贫困村,如今依枕着马鞍山,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从一个村的蝶变,读懂马鞍山的巨变。
马鞍山的长卷,还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