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山村刮起“文艺风”

  东达沟村的胶囊民宿
  从当年一个开采砂石的小山沟变成远近闻名的艺术村,从一处穷乡僻壤变成今天的国家级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东达沟村的变化犹如脱胎换骨。

  9月3日,记者走进东达山文艺区,嵌入墙体的旧彩电、手电筒、腌菜缸、大茶壶、自行车……如同记忆的碎片,直抵心灵。民族团结彩绘街、国潮彩绘街,被赋予色彩的墙体变得灵动起来,还有小巧精致的胶囊民宿、形态各异的雕塑……

  走进邢茹面塑工作室,各式各样造型丰富的花馍让人叹为观止,枣花馍、寿桃、寒燕、面锁、节日礼馍、生日花糕……邢茹是包头市级非遗项目面塑传承人,土生土长的东达沟村人,自小受奶奶的影响爱极了花馍,每到做花馍的节日,她就格外地兴奋,也从奶奶那里传承了一些做花馍的技艺。

  成年后,村里没有发展机会,为了生活,1999年,邢茹随丈夫做了北漂,在北京开起了饭店,她经常把家乡的花馍作为礼物送给国内外的朋友,深受大家喜欢。为了让自己做花馍的技艺更加精湛,她前往山东、陕西、山西等地拜师学艺,考察不同地区花馍在民间习俗中的应用。

  学艺期间,邢茹也时刻关注家乡的变化。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东达沟村越变越美、越来越好。邢茹萌生了返乡传承发扬非遗面塑技艺的想法,用文化反哺家乡,带动村民致富。2017年,她和丈夫结束北漂,回村入驻东达山艺术区,成立了面塑工作室。村民闫照玲慕名而来,60多岁的人竟然靠做花馍挣了钱。时至今日,邢茹培训的学员已有300余人。

  “艺术家工作室”可说是东达山艺术区的文化核心,这个工作室的主人是4位有故事的艺术家,分别是版画艺术家王海燕、画家刘占强、民间美术艺术家王红川、雕塑艺术家郭其鹏,2014年,他们相约来到东达沟村,创建了工作室。“整个村落的氛围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大家坐在一起品茶、聊天,在交流中碰撞出艺术的火花。”郭其鹏说。他们的作品遍布东达山艺术区,让整个山村散发着浓浓的“文艺范儿”。时至今日,东达山艺术区已经吸引了29位艺术家。

  “以前村民闲暇时不是打麻将,就是串门子说闲话。自从有了艺术区,村民们跟着艺术家学习剪纸、绘画、根雕、面塑……长了知识、开了眼界,还能创收!”东达沟村第一书记孙耀军说,村里已建成7个主题活动馆,2017年以来举办了多种文化节,通过“文化赋能”吸引游客20余万人。跟随乡村振兴的步伐,东达沟村未来可期!

  文·摄影/草原全媒·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刘晓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聚焦
   第05版:聚焦
   第06版:热线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钩沉
   第09版:九州
   第10版:环球
   第11版:热度
   第12版:健康
   第13版:风铃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
   第16版:体坛
“三千孤儿”后代的守望
小山村刮起“文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