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打野直播

《北方新报》(2017年3月14日) 09版

  文/袁云才 画/朱慧卿

  ◎画外音

  竹鼠“互斗”、上山“收夹”、野鸟残骸……每天早上7时到深夜12时,“打野主播”们边深入田野、山林捕捉野生动物,边直播猎捕过程。类似视频出现在多家直播平台,部分主播甚至拥有数十万粉丝。

  网络上直播“打野”,竟引来动辄上万的“粉丝”伸长脖子观看,实在令人汗颜!这些看客,或为好奇,或为怀旧,或为换个口味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不管怎样,这种恶趣味,是引发“打野主播”们起早贪黑深入山林,与野生动物过不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尖叫着“再来一个”“加把劲儿”的打赏人,更可说是戕害野生动物的主凶。

  对于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以前的法规仅对捕杀和交易、运输环节进行处罚,而自今年1月1日起,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食客也将面临法律追责。我们欣喜地看到,法律之剑把追责的范围,从链条的源头延伸到了链条的终端——消费者。这可说是防止非法狩猎的釜底抽薪之举。可是,对于“打野直播”的看客尤其是打赏人,现行法规尚无明确规定予以处罚。其实,这些打赏人本质上也是消费者,是“打野直播”链条上起着引导、支配作用的终端。要想彻底斩断这根链条,不仅要追究相关主播的法律责任,同时也要对监管不力的直播平台和掏钱支持的打赏人进行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