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 维护网络安全有法可依 |
□本报记者 徐跃
编前话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区。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重要保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更好地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法治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11月7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2015年6月首次审议,到2016年11月最终通过,《网络安全法》经历3次审议,整个过程一直备受国内外各方广泛关注。
六大亮点引人关注
新鲜出炉的《网络安全法》有6大亮点: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这6大亮点,体现出我国在互联网空间治理上博采众长、自信开放、以人为本的大国智慧、大国担当、大国情怀。
《网络安全法》第1章第12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安全法》完全从法律制度上堵住了网络黑恶势力从事侵犯他人名誉、隐私等活动却得不到惩处的漏洞。
《网络安全法》第4章第44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根据《网络安全法》第6章第64条,违反第44条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此严厉的惩处措施,将极大打击网络黑恶势力“人肉”的嚣张气焰。
《网络安全法》第10条规定,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此处“防范”应理解为主动防范,作为网站经营者虽然对每天海量信息无法事前甄别过滤,但遇举报应主动审查,应对违宪违法言论立即删除。合理时间拒不删除可依据情节认定是否违法。
重点维护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的出台,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法大(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王百恩律师,他表示:“《网络安全法》的制定,将有力地促进并服务于‘互联网+’行动和网络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对于完善我国在网络空间的规范治理体系具有基础性意义。在过去,个人可以要求商家删除或更正自己的错误信息,而随着《网络安全法》实施后,若发现运营商没按约定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就可以要求对方删除。此前只有在构成侵权或违法的情况下,才能要求删掉。”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网络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依法维护网络安全
过去,信息网络立法也有,但层级、位阶较低,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的情况。2000年,国务院制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至今实施已16年;2012年,全国人大会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对涉网络犯罪的几个主要行为如何惩罚。
《网络安全法》此次出台,奠定了整个信息网络立法的基础。作为我国新一代信息网络立法的首部立法成果,及时总结了网络安全领域的中国经验,为我国与跨国对话合作、提高国际话语权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对于后续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具有深刻的导向意义。
《网络安全法》将原来散见于各种法规、规章中的规定上升到人大法律层面,对网络运营者等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做了全面规定,包括守法义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义务,诚实信用义务,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监督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等,并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章节中进一步明确、细化。在“法律责任”中则提高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保障《网络安全法》的实施。
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杨洁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将使整治网络环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做到从制度上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由于无法可依,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依法治网迟迟无法落到实处,也使得网络环境长期无法得到根本好转,网络甚至一度成为网络黑恶势力争斗的工具。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因此,清朗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空间势在必行。
建设网络强国,离不开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正是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法》的出台,预示着建设网络强国的制度保障正在努力迈出坚实的一步。《网络安全法》从一审到三审,信息安全行业进行了广泛且频繁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作为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加强网络空间的法制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急切期盼。为此,《网络安全法》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针对网络诈骗专门设立了相关条款。
自颁布到实施的半年时间,与《网络安全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配套的法规细则、相关措施等将陆续完善,这将对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安全各项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部基础性法律的出台,对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网络安全法》在世界关注、举国期待之下顺利出台,中国网信领域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有《网络安全法》保驾护航,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