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在落实上下功夫 在执行上见成效
——呼和浩特市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纪实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5日) 01版

□本报记者 海粼 郑学良 刘洋

“我们一定要奋力争先、一往无前,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见成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冲锋号,全力以赴抓好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成为呼和浩特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云光中多次强调:“要动员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呼和浩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特别是李纪恒书记对呼和浩特市提出了‘四个服务’‘五个持续抓好’‘五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等新指示新要求,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遵循。”

守住发展底线,全力以赴打造经济升级版

在土左旗金山开发区,内蒙古鲁阳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办公楼一楼大厅,生产任务倒计时电子牌表上2016年12月31日的数字闪烁着“奔向2017”,总经理杜春刚难掩脸上的喜悦:“我们2016年不仅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也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2017年,我们有信心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实现产值和安全生产双优!”

下一步如何发展,不仅是摆在土左旗人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呼和浩特市守住发展底线,全力以赴打造呼和浩特经济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土左旗要打好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现代物流服务、全域旅游、交通区域、地域优势这‘六张牌’,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土左旗旗委书记云春生介绍的“六张牌”,正是呼和浩特经济升级版“新增扩展功能”中的重要组成。

放眼呼和浩特,这样的“新增扩展功能”除了要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生态型、旅游型、融合型、智慧型农业,积极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为首府提供更多绿色有机农产品、农业休闲旅游服务和生态观光产品;还要以建设国家级新区为契机补齐工业短板,解决好全市工业的总量不足问题、结构不合理问题以及园区布局问题,将城区周边所有污染企业、化工企业全部调整至托清工业园区。更要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光伏、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和就业拉动点。

建设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建设的归宿和目标。呼和浩特市国家级新区建设板块、城市核心区建设板块、特色小城镇建设板块、北部休闲生态观光建设板块这“四大板块”建设已成为引领,正在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阔步迈进。

守住生态底线,全力以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这些天,托克托县双河镇大羊场村党支部书记赫开旺格外忙碌:“为落实党代会精神,我们思谋着建一个150亩左右的北方精品苗木苗圃。为此,我们特意组织大家外出考察。大家认为建苗圃不仅可实现大羊场村的绿色化,守住生态底线,更能让我们的腰包鼓起来!”

“我们将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绝不以牺牲生态利益换取经济利益、以长远利益换取当前利益。”在呼和浩特,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通过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如今,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区景观建设项目完工,完成绿化建设面积667公顷;大黑河生态水系两侧绿地景观建设项目完工,完成绿化建设面积6公顷;环城水系景观建设项目完工,完成绿化建设面积220公顷;快速路沿线绿地景观建设项目完工,完成绿化建设面积500公顷;草原丝绸之路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完工,完成绿化建设面积130公顷。

守住民生底线,全力以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我们共代建10个重大民生项目。其中,呼和浩特博物馆项目、市大学生创业就业综合服务中心装修项目、市人力资源市场改造装修项目、乌兰夫纪念馆改造项目均已完工。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楼项目、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新校区项目、示范性老年公寓项目、残疾人托养康复就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现正在进行越冬防护。”■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