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电影要容得下一星评价 |
□张凡
看电影前去看看评分,看完电影后写写评价,已成为不少网络“新世代”的观影习惯,不仅丰富了观影体验,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数人有弹有赞,给一星也给五星,就形成了电影评价的“大数据”。偏激的、找茬的,肯定都会有,但样本量足够大,也能照见整体的观感、多数人的态度。
开放的舆论场中,对电影的评价,确有失序现象存在。打分平台上,刷好评、刷恶评的都有;自媒体中,也不乏博眼球的恶意差评。对此类情况,需要合理引导、妥善解决。“洗澡水脏了,不能把盆里的孩子也倒掉”,这应是共识。话说回来,电影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却也未必。
一部电影的品质,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更不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试想,类似《大圣归来》《湄公河行动》这样的电影,如果不是拿高完成度的作品说话,怎么可能依靠市场和口碑完成逆袭?而换个角度看,多少靠“小鲜肉”“五毛特效”“炒作绯闻”博眼球的电影,即便买上万个“五星好评”,最终不过是沦为笑柄。
一些电影能逆袭,一些电影会折戟,本身就意味着观众越来越成熟,不会再轻易被烂片骗进电影院。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可谓“高歌猛进”,近三年的增长分别是27%、36%和创纪录的49%。从某种程度上看,今年票房增速放缓,也未尝不是电影市场更健康的表现。毕竟,电影市场的成熟,前提是要有一批成熟的观众。票房很重要,但不可能也不需要搞成“面子工程”。
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当然,平台也应该更好地完善评分机制,让评分成为网友意愿的真实反映,让网络平台打分,成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时重要的参考。
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肚量。“爱之深,责之切”,网友的评价虽然不一定就是“权威”,但也是观众心声的投射。说到底,真正拿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可能是重要得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