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信息群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0日) 09版

阿盟2016年新建 农村牧区公路1000公里

本报阿拉善1月9日电 (记者 刘宏章)前不久,全长53公里、总投资3400万元的达来呼布至古日乃农村公路顺利贯通。至此,2016年阿盟新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

2016年以来,阿盟交通运输部门把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作为交通精准扶贫和农牧民脱贫的重要任务之一强力推进,年内实施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40个,新建里程102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92亿元。

为实施好这项惠泽农牧民的民生工程,全盟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执行、多部门参与”的建设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建设日常检查督导、组织实施验收和各项执行标准。全盟农村牧区公路的通达深度有了进一步延伸,正向“村村通”“户户通”迈进,铺筑了连接城乡(镇)、村村互通的幸福路。截至目前,全盟农村牧区公路总里程达6407公里,苏木镇和嘎查村通油路率分别达到100%和90%。

乌海市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

本报乌海1月9日电 (记者 于海东)日前,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由乌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乌海市海勃湾生态涵养区保护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乌海市首部地方性法规。

海勃湾生态涵养区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北部,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4平方公里,包括海勃湾区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乌海市海勃湾生态涵养区保护条例》,乌海市有关部门将对生态涵养区进行日常动态巡查,协助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擅自移动或者破坏生态涵养区内标识、界标、警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等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涵养区环境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污染和破坏生态涵养区环境的行为。生态涵养区内,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在保障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发展林业,可以适度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不得建设规划以外的产业项目。

首府120“微急救”平台上线

本报呼和浩特1月9日讯 (记者 皇甫秀玲)呼和浩特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继2014年推出手机APP拨打“120”后,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方报警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近又新增加“120微急救”呼叫平台。目前,该平台进入公开测试阶段。

“微急救”平台无须安装注册,只需搜索公众号“呼和浩特120”并关注,并在“我的”模块完善个人信息、健康档案和紧急联系人即可。

当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时,点击“微急救”功能模块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呼救,在呼救的同时,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同时上传至指挥中心,这些信息将随命令单发送到出车医院和急救车上,精准的定位,完整的信息,大大缩短了报警、搜寻和派车时间,提高了急救中心的响应速度和效率,预留的健康档案信息也让急救医生在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前就准确掌握患者信息,为现场急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同时,中心公众号“微网站”还提供急救知识宣传、急救车辆甄别、收费价格信息等服务。

锡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本报锡林郭勒1月9日电 (记者 巴依斯古楞)2016年,锡林郭勒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完成105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增长12%。

2016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锡盟各地密切关注和跟踪分析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强经济形势和税源分析预测,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力度,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减羊增牛”战略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等工作,努力培植财源。加强非税收入源头控管,杜绝中间环节滞留挤占财政收入,深入挖掘税收增收潜力,督促各旗县加大欠税清理力度,积极清理历年陈欠,防止新欠。

锡盟财政局副局长赵飞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锡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一百亿,收入总量预计在全区各盟市中继续排第七位,增速排第一位,较上年前移2位。”

兴安盟34名贫寒子弟 获“爱心一族”协会资助

本报兴安1月9日电 (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近日,兴安盟红十字会收到深圳市沙井镇“爱心一族”学会第十六年度学生资助款2.86万元,并将这笔资助款发放给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科右前旗3个旗县市的34个贫困家庭。

据悉,兴安盟红十字会按照初中生每人每年55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大学生每人每年1800元的标准资助了杭盖、山丹等34名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家庭学生。隆冬时节,深圳“爱心一族”协会的善举让贫寒子弟感受到了人间温情,受助学生通过写感谢信的方式表达了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