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
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曹永萍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2日) 07版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终究要靠经济发展。经济稳定增长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把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提出,这是结合内蒙古发展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结果,也是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必然结果——是稳中求进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全会围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发掘新型城镇化潜力等方面,将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进行具体化,任务更明确,措施更到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是当前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推动全区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有新作为、新进展,始终离不开经济持续发展这一基础条件。全会提出要在“稳”的前提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所进取,以扎扎实实的“稳”促进高质量的“进”,以持续不断的“进”维护高水平的“稳”,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这无疑符合内蒙古区情实际。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也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从我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看,扩大有效投入,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仍是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尤其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投资更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抓手”,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既是当前稳增长的有力举措,也是长远补短板的必然要求。

针对目前我区民间投资大幅下降的实际,要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释放民间投资潜力,放大投资乘数效应,解决好“谁来投”的问题;针对供需矛盾,要加强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投资,发挥好有效投资和供给结构改善的积极效应,解决好“投向哪里”的问题;针对实现“十三五”投资目标难度大、任务重的实际,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性投资基金投入和运营方式等举措,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关乎经济与民生。为此,必须在稳中求进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这是今后我区加快补齐要素短板、谋划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改善地区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基础设施落后既是我区欠发达的显著特征,又是制约我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从这个意义上看,全会提出的铁路、公路等七大网络体系建设,找准了我区基础设施的短板,明晰了建设主要内容,旨在为我区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创造基础条件和要素保障。铁路网建设方面,必须重点通过全面加快建设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快速连接、通江达海的高速铁路网,分享高铁经济带来的更多红利。公路网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牧区和林区公路建设,形成贯通内外、联结枢纽、四通八达的区域公路网,提升公路对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机场建设方面,必须加快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迁建,新建改造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打造一批枢纽机场,不断开辟新航线,进一步顺应和满足大开放大发展需要。市政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市政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以及加快地铁、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水利网建设方面,重点构建布局合理、支撑有力、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保障“五化”协同用水需求。能源网建设方面,重点打通输电通道,拓展油气管网,推进电网智能化,加快布局和建设电力跨省、跨网外送和清洁能源并网通道,推动能源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信息通信网建设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建设,提高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今后,随着交通、能源、城建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全面落地开花,必将进一步拉动我区投资,补齐短板,惠及民生,夯实内蒙古经济发展基石。

深入发掘新型城镇化潜力,是稳中求进、释放内需的强大引擎和战略重点,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我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密度低、东西跨度大,尚不具备建设密集型城市群和特大型城市的条件,仅靠几个大城市也难以带动全区发展,构建多中心带动、多节点支撑的城镇化格局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全会提出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方面,建设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使其成为内蒙古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大平台、“五化”协同的支撑点、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另一方面,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调整生产力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群功能形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此外,还需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化城乡户籍制度等相关改革,加快农村牧区转移人口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通过以上举措,才能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全区各地只要结合实际找准工作抓手、工作重点、工作切入点,努力补足短板,充分发挥优势,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就一定能完成今年经济目标任务,着力保持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为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