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有真情在 患难与共幸福长 ——记“全国最美家庭”马玉珍侍明楠夫妇 |
马玉珍和侍明楠夫妻两人都是阿拉善盟中心医院的职工,妻子马玉珍是一名护士,丈夫侍明楠是120救护车司机。结婚10多年来,夫妻俩感情深厚,女儿也乖巧可爱,是朋友同事眼中“让人特别羡慕”的幸福家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淡而幸福的家庭却因一场意外变故变得不平淡……
2013年3月8日这天,侍明楠刚从前一天的主班下班回到家中,就接到医院急救中心打来的电话,内科病房一名危重患者需要紧急向宁夏附院转送。“也没多想,抓起衣服就赶紧去”,时隔4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侍明楠还是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出门时感觉头有点昏昏沉沉的”可是“也没太在意”。救护车行驶到第一个收费站时,侍明楠伸出左手去接过路票,结果没抓住,他还记得当时收费站的收费员是“赶紧跑出来”帮他捡的。经过第二个收费站后,他拿起水杯想喝水,但是“手抖得厉害,水也洒出好多”,这一回,侍明楠还是没吭声,因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次是把病人扔在半路上这种事情”。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宁夏南绕城高速,距离宁夏附院不到十公里,“实在难受的不行”,侍明楠尽全力将救护车停在路边,随后倒在方向盘上……
提起这个在车队里排行老五的救护车驾驶员,在车队队长李茂增的印象里,“整个车队,不管他是开什么车,啥时候都是最干净的”。汽车兵出身的侍明楠把自己这种“勤擦车、勤保养”的习惯归结为“部队里留下来的优良传统”。2003年,侍明楠到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工作时,原本先是被分配到行政车组,“开救护车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李茂增说。
阿拉善盟地处自治区最西端,全境27万平方公里。早前只有盟中心医院的唯一一个120急救站,配备有3台救护车和3名驾驶员,负责全盟的急救任务。而距离盟中心医院最近的镇子就有120公里,距离最远的苏宏图单程也在350公里以上,出一次车花费八九个小时是常事。3名救护车司机的班次被安排成每人主班24小时,调休一天,随时待命一天,第四天再接主班。“3个人轮班倒,非常辛苦”,李茂增说“就是那么辛苦,也从来没有听侍明楠抱怨过”,最多也只是听他说上一句“哎呀,又跑了一天,瞌睡死了”。
当天下午,侍明楠的妻子马玉珍得知丈夫出事时刚刚接班不久,正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我们都说你赶快走吧,她还问我‘护士长,那病人咋办’”,时任盟中心医院ICU病房护士长的王丽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王丽芳和马玉珍是10多年的同事,两人在盟中心医院ICU开科时就在一起共事,“她是老资格的护士了,一直传帮带我们的新护士”, 作为重症监护病房的一名骨干护士,马玉珍不仅业务精湛而且任劳任怨,“在ICU里提起她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王丽芳说。安顿好自己的病人,马玉珍这才急匆匆赶往银川。虽然接到的电话里只是说侍明楠“左侧肢体有点麻木”,可凭借在ICU十多年的工作经历,马玉珍还是忍不住“往坏处想”,因为“类似这样的病人见得太多了”。第十天时,侍明楠出现脑水肿高峰期,进入浅昏迷状态。
“有好多次,看着宁夏附院那个大高楼,就想从24层下去”,从抢救中清醒过来的侍明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接受自己已经瘫痪的事实,而这样的事实对于马玉珍来说同样难以承受。这个结婚10年来,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丈夫做主,自己“根本都不用管这些”的娇小女子,面对“动不了又神志有时不太好”的丈夫,尤其是看到同病房里那些病人“没治好或是放弃”的时候,常常感到“内心特别崩溃”。尽管如此,马玉珍还是开始默默承担家里的一切:照料瘫痪的丈夫、抚育幼小的女儿,关照年迈的母亲。
在侍明楠住院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马玉珍给予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减轻丈夫的心理负担,她坚持每天给侍明楠读报,有时甚至会哼唱一小段歌曲。马玉珍说,她这么做既是为了鼓励丈夫,更是在“给自己打气”,虽然有时还是忍不住躲在医院的楼道里偷偷流泪,但是“只要人在,家就还是完整的”。
侍明楠最感激的,是妻子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所以他“要求自己不能消沉下去”。而那些来自单位领导、同事和战友、亲人们的关心和开导,也让侍明楠觉得“只要活着,就应该勇敢的面对”。出院后,通过坚持不懈的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侍明楠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从慢慢地能说话、能吃,到可以自己从床上坐起来。两个多月后,在康复师的指导下,侍明楠可以拄拐缓慢行走。看到丈夫“艰难地挪出第一步”,马玉珍感到“欣喜若狂”。
如今,这个坚强的家庭又充满了欢乐。侍明楠被阿盟中心医院授予“特殊贡献奖”,他的事迹在阿拉善电视台、《阿拉善日报》上相继报道,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司机”;马玉珍也因工作出色被调到医院职能科室;懂事的女儿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作文、绘画也屡次获奖。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汇聚成社会安定团结的精神动力,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侍明楠、马玉珍夫妇正是这无数家庭的缩影。2016年,他们的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杨南 柴绍文 张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