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6日

市民环保意识提高 市场安全监管加强
春节烟花爆竹销售“遇冷”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6日) 08版

编辑你好:

鸡年春节将至,大家都在置办年货,其中有一项就是烟花爆竹。俗语说“无炮不成年”,这样的年俗已经延传千年,以前很多人都觉得炮声隆隆代表新年新好,燃放爆竹可以祈福避祸,但随着社会进步,娱乐方式日趋多元化,放鞭炮不再是人人参与的庆祝方式。

我所居住的社区在呼市二环里,过“小年”的时候几乎没有听到炮声,只是偶尔能看到一些小孩子在玩儿玩具炮。门口专卖浏阳花炮的店铺前几年到过年时必定门庭若市,人们开着车一车一车地买。现在这样的情况是看不到了,一般都是大人给孩子买,大量采购很少见到。

我认为这是个好现象。严重的雾霾已经把它可怕的触角伸到了呼市上空。环境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关注重视,据专家介绍,烟花爆竹在燃放时,会释放出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会释放出钾、钡、锶等元素以及砷、铅、镁等重金属。在环境容量较大的农村地区,其影响可能并不算大,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其影响不可忽视。在春节期间,有些城市的PM2.5浓度会提高几倍、几十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短时“爆表”情况。

希望借助《读友》这个平台呼吁大家,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为净化空气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呼和浩特市民 李军

□文/图 本报记者 帅政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常常用来表示除旧迎新、兴旺吉祥之意。购买更多更好看的花炮曾经是多少人儿时的期待。然而近年来人们普遍觉得年味不足了,而不足的最直观感受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日渐稀疏。

商家:销售遇冷,生意难做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记者来到了呼市烟花爆竹销售比较集中的回民区万惠市场、光明路调查走访。“一上午都要过去了才几百元的小笔收入”,开烟花爆竹店的刘老板感慨道,“以前人们一车一车来买,单笔收入过万都正常。”他告诉记者,他的炮商朋友们普遍表示今年人气明显比去年冷清。刘老板介绍,挂鞭和小孩玩儿的小花炮人气相对略高,但市民一次性也就买一两款而已,盘鞭和礼花类的鞭炮,购买的市民寥寥无几。“别看来买的人不少,都是小笔收入,和前几年年动辄万元的单笔收入,实在是太一般了。”聊起今年的销售情况,销售商王老板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而他身后的店铺内码得高高的烟花则是让他提不起精神的真实原因。“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今年的烟花爆竹销售赶不上去年,基本上已成事实。”

分析市场冷清的原因,很多经销商都一致认为,如今,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很多居民都上了楼,燃放热情大打折扣。现在过年娱乐活动内容多了,吃年夜饭、拜年、旅游过年等多元化过年方式,逐渐冲淡了放鞭炮这一习俗,市民在鞭炮上的消费日趋理性化是鞭炮市场日渐萎缩的主要原因。

市民:为环保,放花炮的劲头小了

有分析认为,烟花爆竹市场逐年萎缩,主要是市民购买欲望不强。前几年放炮者主要是70后和80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70后放不动了,80后的兴趣也在逐年递减”。同时年轻人观念转变快,更注重低碳、环保、健康,而且市民消费也更加理性,价格偏高的烟花已很少有人问津。

到烟花店买炮的市民张强说:“放炮图个吉利,有点过年的气氛就行了。今年我只买了挂鞭和小孩子的炮。现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放鞭炮不仅污染大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于鞭炮的态度就是烘托一下氛围就好,过度燃放实在是不可取。”

在传统习惯逐渐消退、消费观念日趋理性的同时,年轻人不热衷于放炮的主要理由是不利于环境。2015年,呼和浩特就颁布过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规定在城市建成区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和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周边严禁燃放烟花爆竹。20岁的大学生李瑶认为:“过去有人甚至通过放巨量花炮来炫耀身份和财富,这多浪费啊,成千上万元的花炮响过一阵就成了一地纸屑,无人收拾,还污染空气。现在多地都禁止烟花爆竹的燃放,无疑是因为放炮会使环境压力变大,造成严重雾霾,这谁都不希望看到。”

关于污染空气——空气污染指数“PM2.5”成为公众备受关注的焦点,不放、少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重点提倡之一。

安全:进一步压缩了花炮的空间

如果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新的人群、更前沿的习惯、观念是花炮声日渐稀少的因素,那么安全也是进一步压缩传统习惯和部分市民偏好的重要考量。

去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安监局召开烟花爆竹销售旺季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规定市四区和开发区一律不允许设烟花爆竹旺季临时销售点,旗县一律不允许连片集中设立临时销售点。烟花销售临时摊点往往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不少市民反映此举甚好,临时摊位缺乏监管,容易偷卖“三无”烟花。安全问题无论何时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很多人自觉自愿放弃放鞭炮这一年俗的重要原因。

最后,不管您是“环保派”还是“放炮族”,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喜气洋洋过新年尤为重要。消防部门建议,市民在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到已办理相关手续的正规销售点购买。购买时应选购外观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的产品,并仔细查看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买“三无”产品。产品标志应完整、清晰,即印有正规的厂名、厂址,并标注有警示语和燃放说明。烟花爆竹买回家后,不要靠近火源、热源、电源存放,以防自燃引发爆炸。

观点

环保与民俗可以共赢

□帅政

今年春节不少人微博发起并自觉“不放烟花”,再加上“限放”“禁放”等因素,一定程度导致“烟花遇冷”。众所周知,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环境、产生巨大噪音,还可能导致火灾、意外伤害,似乎一无是处。然而,从驱赶“年兽”开始,过年放鞭炮也的确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要实现环保与民俗的共赢,除了人们的自觉、自律外,更多地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与能力。笔者认为,应加快升级鞭炮环保标准,推动生产者改进工艺,提升鞭炮环保系数,最大程度地减少燃放鞭炮对环境的污染;开发电子鞭炮等新兴鞭炮,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鞭炮燃放的安全无污染;加强对燃放鞭炮的管理和引导,如划分禁燃区和限燃区,禁止在人口密集度大的核心商业区燃放,开放远离居民区或核心区的固定燃放点。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在放还是不放的问题上纠结,而是认真审视文化传统,积极探讨如何放、怎么放,我们才会在历史和现在、健康和年味、环保和民俗的完美融合中,产生中国人独有的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