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6日


民声快线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6日) 08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巴彦淖尔市公路道路里程和社会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类型、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交通事故调解难、处理难、执行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给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调解和诉讼渠道,巴彦淖尔市专门成立了“交通事故专业法庭”,开辟出一条交通事故处理绿色通道。

据了解,从2016年初开始,巴彦淖尔市公安、司法等部门积极协作,共同承担道路交通事故专业法庭工作。不但行政效能得到提高,而且当事人诉讼成本大大降低,形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快处、快调、快审、快结、快赔机制。曾经历时几年的交通纠纷,如今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能够及时化解,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2016年,巴彦淖尔市道路交通事故专业法庭共受理案件2208件,审结1956件,结案率88.59%;调解955起,判决970起,执行案款1.15亿元。(胡松柏 李宜纳)

●东胜区民族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新模式,推动社区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该街道陈家渠社区由25名退休干部组建了文化大院民间保遗二人台戏剧演出队,苏力德社区、乌兰社区不断完善社区秧歌队,新建社区成立了中小学生书法班,各个文体组织采取不同的形式展示社区工作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同时,每个小区成立党小组、业主委员会,并实行党小组和业委会“一肩挑”,选配有威望、热心公益的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每个楼栋选举党员中心户,建立网格化、开放式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定期不定期组织网格大走访活动,切实做到网格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建立在职党员双向服务、双向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郭东昕)

●“都说警察是保护人民平安的盾牌,那么警嫂就是公安队伍的坚强后盾,今天我们就要向她们致敬!”1月12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公安局举行了“十佳警嫂”评选颁奖晚会,共25名一线民警家属获得了“十佳警嫂”称号。

此次评选活动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从优待警方针,褒扬广大警嫂的感人事迹和特殊贡献,激励广大民警以更高的热情投身公安工作,表彰民警家属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整场颁奖晚会上,“十佳警嫂”讲述了各自的家庭故事,民警与家属共同登台表演了文艺节目,生动地呈现出民警们紧张忙碌的日常工作,以及警嫂们无私包容、默默奉献的生活写照,引发了现场社会各界观众的强烈共鸣。(姚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