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再一次上升到国家高度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4日) 11版

编辑你好:

可能大家还依稀记得2016年8月份,山东临沂刚考上大学的徐玉玉,本来要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整个家庭因为她考上了大学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可是一群可恶的骗子骗走了家人为她攒下的9900元学费。两天后徐玉玉不堪打击,含恨离世。之后相继又爆出了“清华大学老师被冒充公检执法骗走1760万元”,“深圳老人被骗1156万元”等事件,一时间让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

就在近日,我在某网站购买了报名参加职称英语考试的用书,报名第二天,我就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短信和电话。这些短信电话都在兜售今年职称英语考试“真题”和答案,一天之内多达10几次。虽然这部分人并没有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但个人信息被泄露、甩卖行为不能再肆无忌惮了。

呼和浩特市读者:白晨

记者调查

□本报记者 毛锴彦

当公民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网上购物记录、酒店住宿、聊天记录、网约车轨迹等信息,公然在网上贩卖时,依靠个人信息进行点对点的“精准诈骗”就让人防不胜防。如何全面打击非法软件设计、黑客侵入,推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构筑个人信息防火墙,不但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题。那么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日常个人信息保护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有效防范个人信息泄露?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车票二维码隐藏重要信息,个人保护意识需增强

近日,记者在呼市火车站的出站口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旅客将用过的火车票随意丢弃。在他们看来,火车票上的身份证号码并不完整,即使被人捡到也没有关系,而据铁路公安民警介绍,就是这小小的一张火车票,很可能将旅客的所有信息完全暴露,威胁到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从包头铁路公安处了解到,如果在以前,车票不涉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旅客将车票随意丢弃没什么大问题。但如今火车票实名制以后,在车票右下角,有一个正方形的二维码。这个小正方形里隐藏着旅客的重要信息,包括火车票号、开车时间以及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完整信息。如果火车票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里,很有可能通过车票找到购票人的个人信息。

包头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实名制购票后,用过的火车票不可随意丢弃,建议大家带回家妥善保管。如果要丢弃火车票,应将个人信息和二维码彻底撕毁,或者用笔将二维码涂黑,车票的个人信息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另外,如今不少网友喜欢随手拍火车票,上传到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晒一晒自己的行程。在网上晒火车票时,也千万记得要将二维码打上马赛克。

“个人信息保护”被写入民法总则草案

记者近日从人民网看到一则消息称:利用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个人信息实施诈骗,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犯罪行为。有资料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这说明,当前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令人触目惊心。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两会提交的建议是,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具体为,一是强化政府管理与推动社会共治并行。由政府牵头搭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合作平台,通讯、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发挥各自优势,共享整合安全能力,推动社会共治的全新模式,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二是加大打击力度与加快法制建设并行。对侵犯个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尤其要针对非法获取大量数据信息的黑客人员、内外勾结权力寻租的数据管理人员从严从重处理,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加快法制建设步伐,推进法律适用和落实执行等配套机制,切实提升犯罪成本,使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形成闭环。

今年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这个草案在民事权利章节,增设了“个人信息保护”条款,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这就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已被作为民事权利写入法律。而去年11月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亮点之一,就是对个人信息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网络运营者针对个人信息侵权的法律责任。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徐宏说:“很显然,保护好公民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明确上升到国家高度。网络安全法的出台,拓展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了网络运营商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义务。但是,为了让网络安全法落地有声,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相关配套细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徐宏说:“不单单只是网络服务商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个人信息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银行、医院、学校、快递公司等,这些单位在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时如何确保安全,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配套细则。通过规范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的行为并强化监管,防止内部员工为牟利倒卖或不慎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用完善的法律编织好牢固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