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一子落 农牧业全盘活 本报评论员 |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3月20日正值春分,自治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研讨班正式开班。这次专题研讨班,对于结合我区实际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员全区上下用心用情用力、真学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三农三牧”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抓早主动,慢抓没出路。我区是农牧业大区,但不是农牧业强区,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不强,根本出路就是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路走下去、走好了,满盘皆活,前景一片光明,不去走、走晚了、走慢了,就会陷入被动,甚至成为一盘死棋。我们要充分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从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区从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首先要做好优化供给结构这篇大文章。从供给侧着手调整结构,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而是涉及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经营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我们要紧扣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竞争,在优化供给结构上聚焦聚力,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经营结构。
我区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农牧业生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农牧业生产和大自然生态之间具有很强的依存度。我们一定要把绿色发展理念树得更牢,把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退”为进、以“减”增进、以“节”保进、以“建”促进,让我区农牧业生产“绿”起来,加快构建生产与生态互促互进、相生共荣的发展新格局。
促进产业融合是新形势下改善农牧业供给、拓展农牧业功能、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因势利导、乘势推进,增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新优势,培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引领需求的新经济,搭建农牧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在构建“接二连三”的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上有更大作为。■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