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西游记》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24日) 10版

□王庆峰

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总导演杨洁去世了。消息被证实后,《西游记》引起了人们的追思和怀念,甚至引发追问:为什么我们很难再拍出那样的经典了?

到现在为止,老版《西游记》成为寒暑假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超过了3000次,足以申请吉尼斯纪录。《西游记》不仅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历久弥新、更显珍贵的经典之作。西游故事后来几经翻拍,有的红极一时,有的票房不俗,但口碑上都没有超越前作。

分析这种现象时,杨洁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了“西游精神”,她的具体解释是:“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这话极有概括性,就拿钱来说,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剧组把大部分钱投在了取景和特效上,演员工资最多70元钱。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效果、道具依然很粗糙,但观众的捧场,恰恰说明它是一部靠艺术取胜的作品。《西游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杨洁所言的“西游精神”,它不仅展示了一代电视人对待作品的纯粹态度,更是以其中颇高的艺术含金量取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西游精神”在哪里?答案藏在创作态度里。该作品拍摄经年累月,困难的时候只有一台摄像机,但剧组所有人都不畏艰难,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比如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练就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翻筋斗云、撑竹筏出海、黑风山打斗等,基本不用替身;又如猪八戒,早上精神足,钉耙扛在肩上,下午的镜头就是拿在手上,傍晚就拖在地上;就连不发一言的白龙马,都绝少用特效和替身,跟随剧组走遍了中国。

“西游精神”在哪里?答案更见于艺术追求。比如文字,全剧不过25集,一些精彩的打斗戏被剪掉了,却留着木仙庵三藏谈诗一段;又如在原著里,红孩儿问观音菩萨:“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但在编剧的笔下,“孙行者”被改为“猴子”,既保留原著味道,又平添生动;再如配乐,唐僧离开女儿国时,插曲就是许镜清谱写的《女儿情》,歌词寥寥几句,将唐僧和女儿国国王的内心揣摩得透亮……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就是如此纯粹的“西游精神”,在总导演杨洁后来的自传里,仍然被形容为“我心中永远一个结、一个痛”,原因是她认为拍得仍然不够好。如果对比今天小鲜肉当道、电视剧注水圈钱的现状,简直令后来人羞愧难当!

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意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杨洁那一代电视人的“西游精神”,何尝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就这一点而言,那种每个人各司其职、追求极致的精神态度,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