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当先,家长违法要负责
立法规定家长在公共场所必须肩负起保护儿童安全的责任。也许有人认为家长保护儿童是天经地义,法律介入“不近人情”。
但是,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有这样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着对未成年人保护富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执行和遵守法律规定,以确保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权益的实现。
在美国,有儿童活动的公共场所通常都会在显著位置张贴告示,明确要求父母对孩子安全负责,否则他们或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比如,在经常为孩子们举办读书会、绘画比赛的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就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盯”着那些只顾自己看书、忽略了孩子的家长,告知他们必须起到监护作用。
事实上,家长因违法而被警方逮捕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纽约州刑法规定,由于父母或监护人疏忽造成意外伤害,属于“潜在危害儿童利益罪”,如果由此引发死亡则可能被控“过失杀人罪”。所以说,那些把孩子遗忘在闷热车厢或是其他危险地带的家长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裁。
虽然常有人指责类似法律过于严苛,但严法之下,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确有效减少了。据纽约州政府统计,最近10年,社会各界对此极为重视,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下降了29%。
多管齐下,学校社区齐上阵
保护儿童的安全,除了家长的力量之外,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在英国,学校会在放假前专门出一期安全特刊,将假期内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用形象的方式描绘出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同时,刊物还会特意罗列一个安全地点名单,让家长可以安心带着孩子去那里游玩。因其实用性,这份刊物并不会马上过期,而是能够长期指导家庭的安全出行。
而当家长没有时间看护孩子时,社区服务显得格外重要。
在澳大利亚,社区一般都拥有专业的托管服务,将所有注册过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统一用餐、玩耍。要知道,这种“日托班”并不是随意召集人员和场地就能组织起来的,而是必须由专业机构负责,政府有关部门则负责审查其资质。同时,照看孩子的保育员都毕业于专业学校,必须完成包括人格发展、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特殊看护、家管、初级急救及事故预防在内的基本课程,并持有上岗证。
遇上户外大型活动怎么办?多伦多加勒比青少年狂欢游行的负责人表示,准备工作做足、应急预案完善,就可以做到40多年“零事故”。活动举办前的4个月,他们就定期与警察、消防、医院等部门和游行队伍领队开碰头会,讨论现场布置、安全疏散等各项工作。在活动中,主办方则会确保平均每8名孩子身边就有1名引导员负责监护。
一张卡,佩在胸前的责任
在公共场所,再细致的照料有时也难免会出现疏漏,如何才能为儿童织起一张更为细密的“防护网”呢?
针对10岁以下儿童溺毙事故频发的现象,加拿大救生协会于前几年推出了一张“守护卡”(ON GUARD),旨在让家长和看护者在水边警惕“升级”。
加拿大救生协会公共教育总监表示,幼儿好奇的天性令他们会对水感到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他们的惯性认知中,水就是于浴缸或浅水池的玩耍之处,这使他们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所以当儿童在水边或水中游玩时,看顾者必须多加留意。设计守护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和看顾者一目了然谁正在负责看顾儿童。
虽然只是一张佩戴在胸前的挂绳塑料卡,但卡上详细列出了具体实用的水边安全提示,一旦出现问题不至于乱了阵脚。
更重要的是,这张卡意味着看顾者的承诺,佩戴了这卡就要专注于其看管儿童活动的责任,以免失察。如果需要转移注意力时,一定要预先找到其他成年人替补,方可离开。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