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施用了激素的草莓也能吃

  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靠体内的激素进行调控,植物亦是如此,它会合成各种植物激素,负责调控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休眠、脱落等过程。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随着各类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被研究清楚,我们已经可以提取或人工合成某些植物激素或结构类似物,人为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些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的正常合成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然而很多时候,这些条件并不能尽如人意。当植物自身的激素合成紊乱时,就会影响生长和结果。有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植蔬菜水果就不用“看天吃饭”了,当气候等原因造成植物自身激素合成不足时,就可以人为施用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弥补,有效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等目的。

  网上流传着很多识别“激素草莓”的方法,包括看个头大小、是否空心、果实形状等,其实都是不靠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是用来弥补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不足,而非网友们臆想的“神药”,它无法改变植物的品种属性,并不能对植物进行脱胎换骨的大改造。

  很多人一听“激素”两个字就紧张,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然而,激素只有跟体内的激素受体结合以后才能发挥生理作用,我们体内压根儿就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吃进去的植物激素在我们体内无法产生效应。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果完全可以放心吃。(据《中国妇女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地方·旗县
   第07版:文件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忆童年——尽管没电脑但个个身体棒
儿童安全难题国外怎么破解?
护照使用常识
旱鸭子落水
欧洲人的读书观
孩子缘何故意挑衅家长?
奶爸经济
施用了激素的草莓也能吃
双胞胎效应并不神秘
无人机也有“天敌”
“夫妻相”与DNA相似性
为什么子女总是“远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