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少雨,使我区东部地区再次遭遇严重旱情。旱灾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小的损失。财政部紧急下拨我区农牧业抗旱救灾资金1.3亿元。同时,各地群众也积极开展了抗灾自救。
大旱可以让土地干裂,却压不垮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面对灾情,呼伦贝尔市的牧民们,主动找上旅行社,合作经营牧家乐旅游点,力保灾年不减收。兴安盟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弥补农业歉收的缺口。旱灾区广大农牧民不等不靠,科学开展生产自救,拓宽增收渠道,展现出奋发有为、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保障了抗旱减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
群众是抗旱减灾的主体,对旱情掌握得最清楚,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抗旱的好办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力量凝聚起来,就一定能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