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与内蒙古计生协在呼和浩特联合召开2017年全区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促进会,双方再度携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此,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计生险)在内蒙古已走过“黄金”10年。10年来,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以绵绵之爱密织的计生险为草原大地近5.5万户家庭架起了“幸福无忧”保护伞。
无缝合作拓宽保障
几年前,家住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工人新村五年级学生白某,补习完功课,在回家的路上与几位小朋友玩耍,不慎落入蓄水池中身亡。白某的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靠打零工为生,孩子的离去让这个家庭遭受了沉痛的打击。中国人寿呼伦贝尔分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前往慰问,并按保险合同给予1万元赔偿。对于这个困难的家庭而言,这笔理赔款解了他们燃眉之急,特别是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一些慰藉。
这只是沧海一粟!“保业于精,保利于诚,集爱于恒。”为提高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10年来,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和我区各级计生协将计生险作为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政府购买服务,协会提供服务,群众享受服务”的工作机制,采取群众自愿,计生协提供服务,维护投保家庭的自主权和知情权,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保险工作。
2016年,全区11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和89个旗县(市、区),开展了计生特殊家庭、独生子女、双女家庭意外伤害、计划生育手术安康和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等6个险种的保险工作,投入713.71万元,同比增加160.49万元,增长率为29%,赔付率为40.8%,较上年增长22个百分点。
保障的背后是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和双方的无缝合作。
2008年以来,中国人寿总部和中国计生协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合作。从全国来看,2015年全国共实现保费3.96亿元,2016年共实现保费4.1亿元,同比增长3.22%,承保家庭近1300万户,覆盖人群进一步扩大。
借助中国人寿总部与中国计生协的良好合作平台,2010年,内蒙古计生协下发关于在全区开展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建立了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与内蒙古计生协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还连续多年获得了中国计生协与中国人寿总部联合颁发的“计生家庭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通过把计生保险与计生工作相融合,发挥了计生保险的利益导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计生工作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群众反映计生保险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接地气、送温暖工程。”内蒙古计生协专职副会长伊忠志在会上强调。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禹延发指出,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被称为保险业新“国十条”。保险业新“国十条”赋予了保险业新的定位,指出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社会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渠道,是改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商业保险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越来越融入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风险管理与社会管理功能。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要通过保险机制这个抓手,抢抓政策机遇,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构建计生家庭风险“防护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计生保险事业大发展,推动计生工作走上新台阶。
肩扛全区计生险,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有着怎样一双坚硬的臂膀?据介绍,该公司已成为我区寿险业的领头羊。目前共有13个盟市级分公司,104个旗县级支公司,300个营销服务部和272个农村网点,现有在职员工2384人,保险营销员43874人。自2003年股改上市以来,累计为全区1100多万人次提供了寿险保障服务,2016年各级机构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2万个,服务领域从商业性业务向政保合作业务延伸,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也是承保我区计生险的主力军之一。
密织家庭无忧之爱
2016年6月7日,鄂温克旗大雁镇居民付永和骑摩托车摔伤后住院。得知情况后,旗、镇两级有关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上门慰问,了解病情、收集资料,给付他“意外伤害保险金”4623.68元。此案中,保险公司开辟理赔“绿色通道”,从接到出险报案到给付医疗保险金仅用了4天时间。
在计生险开办中,呼伦贝尔市可谓是先锋军。该市于2008年先行在莫旗、阿荣旗、扎兰屯市、鄂温克旗、根河市、额尔古纳市的农村、牧区和城镇无业居民家庭中开展计划生育保险试点工作。险种主要有:关爱女孩保险、独生子女爱心保险和计划生育干部意外伤害保险。各试点地区采取政府组织实施、群众自愿参保的方式。在保费的筹集上采取政府多出点、群众少出点、个人得实惠的原则。
2009年为扩大计划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呼伦贝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农村牧区及城镇无业居民家庭中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并将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中,所需经费均由市财政承担,共计投入资金254万元,近3.5万人受益。
“在理赔环节上,我们按照优先、优惠和微利运营、让利群众、简化程序的原则开展工作,使理赔对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赔付。全市2009年到2016年,参保人员为126816人,财政投保金额达764.62万元,受赔付人数2044人,赔付金额213.3万元。此外,我公司于2015年至2017年积极参加‘5.9’生育关怀行动,提供赞助资金21万元,惠及210户计划生育家庭。”中国人寿呼伦贝尔分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我们将视线转移到祖国正北方的东部城市,包头市开展计生险的多项举措让人眼前一亮:
2012年2月,包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包头市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包头市计划生育保险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2012年3月,包头市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签订《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协议》;
2013年5月,包头市计划生育协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
2015年3月,包头市计划生育协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
……
一系列政策保障,让包头市计生险工作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公司着手与包头市计划生育协会洽谈计生家庭保险业务,历经9个月的时间,于2012年3月30日签订《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协议》。从此,双方开始了此项业务的长久合作。保费也从2012年的62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03万元。”中国人寿包头分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
计生险这个福泽一方的险种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向草原大地散播爱心光芒。“该险种最大的特点是保费低。以较低的保费,较全较高的保额,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增强计划生育家庭抵御意外伤害的能力。计生家庭每户30元,主要是政府掏钱。在包头市,政府出资占80%,个人出资占20%;呼伦贝尔市全部由政府埋单。保障人群方面,既保障计生群众、又保障计生专干。主要保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同时,公司致力于关注保障新需求,不断完善配套保障新产品,将以保障计生家庭意外为主要保险保障内容,逐步拓展保障母婴、保障计生手术、保障重大疾病、保障住院护理等系列产品。”禹延发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深化合作
共建发展新平台
计划生育家庭保险不仅对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的计生特殊家庭等特殊群体,即使对一般计生家庭,也是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保护伞,是传递党和政府关怀的媒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厘清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计生保险还存在险种不统一,参保程序不规范、理赔率较低、宣传不到位,各地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稳定等现状。
禹延发也指出,虽然目前全区业务发展逐年增长,但各盟市、各地区开展情况却极不均衡。各盟市的发展参差不齐,有的盟市、县乡尚未开展此项工作。部分地区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未有效发动群众自愿购买。下一步,建议在全区范围加强联合督导,大力推广全区乃至全国的先进经验,激发潜在客户的自主购买意愿,力争2017年实现所有盟市全覆盖,未来1到2年,计生家庭自付费购买比例提升到80%以上。
时至今日,计生险也面对诸多挑战。如今,人口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已经扭转,老龄化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如何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失独家庭的人身风险成为日益突出的新问题。这些家庭主要面临着基本生活维系、疾病风险化解、生活照料护理、子女早逝等风险,而社会保险难以全面保障以上风险。尤其是失独家庭数量不断增加,相比普通计生家庭,失独家庭人群处在一个更为严峻的风险状态之下,更需要采取包括商业保险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予以有效化解。另一方面,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出台,预计短期内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但生育二胎的夫妇年龄普遍偏高,也面临较大的生育风险。这也使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优生优育,关注育龄妇女与新生儿的健康保险保障需求,努力通过配套计生保险新产品,扩大责任范围,切实化解育龄夫妇生育二胎的后顾之忧,为鼓励按政策生育创造有利环境。
那么,今后计生险究竟该从何处发力?
集思广义,群策群力!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及内蒙古计生协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后,双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计生险更上一个新台阶:
——深化合作,共建发展新平台。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业务发展工作,有力地促进全区计生保险发展。建议各级公司和计生协通过“合作启动会”“工作推动会”“总结表彰会”“联合发文”等多种形式,共同构建“省对省”“市对市”“县对县”“乡对农服务”等立体式合作平台。同时,各地要强化合作,充分利用计生宣传平台和社会媒介,积极宣传计生保险,扩大计生保险的社会影响力。
——拓宽领域,优化服务上水平。随着政策环境、人口环境的变化,市场对新产品也提出新需求。下一步,双方要加强联合调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开发计生保险新领域。要将我区的计生保险从保障家庭意外进一步发展到保障母婴、保障计生手术、保障重大疾病、保障住院护理等系列保险产品,从而实现既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又鼓励按政策生育;既保障计生群众,又保障计生专干,更好地满足计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服务方面,保险公司要努力通过制作计生宣传材料,完善计生投保单证、引入信息化投保和理赔技术等,进一步提高计生保险的服务时效。
——多措并举,强化保障惠民生。近年来,计生保险的承保面不断扩大,赔付率稳步提升,但部分地区的赔付水平一直不高。下一步,为了让计生保险更好的惠及全区计生家庭,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通过调责任增保额、捐赠失独保险、建立健康保障基金型产品等合规的有效措施提高赔付率。尤其是针对政府出资承保的计生保险,努力将赔付成本提高到70%以上。此外,还要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捐赠等措施强化双方合作,提高计生家庭满意度。
——创新手段,拓展服务新平台。要充分利用和依托互联网技术,简化流程,方便群众,提升服务品质。如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宣传;开发手机APP便捷工具,增强投保、理赔便捷、时效。云南省开发的手机APP,集资讯、服务、互动、管理为一体,由保险服务延伸到计生宣传服务管理。下一步,客户还可网上购买、网上理赔,值得借鉴。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探索利用公益众筹等模式,搭建平台,汇聚社会爱心为特殊人群购买保险。
为了爱,传递爱!回顾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与内蒙古计生协10年开拓的计生险之路。我们不由感叹:这是一条曲折的、温馨的、动人的“幸福之路”!路在脚下,爱有延伸,相信计生险将会为更多的家庭搭建起无忧保障。
(本版图片均由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