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最西端,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年均降水量37毫米,年均蒸发量3841.51毫米,常见天气现象多风沙。在这种环境中,治沙英雄苏和在黑城脚下用13年的坚守,让荒漠变绿洲、人迹罕至变人进人出。他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在距离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200多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西部边缘,全国文明家庭图布巴图和妻子陶生查干用15年的时间与沙漠抗争,2002年,图布巴图选择了提前退休,和妻子每天骑着摩托车,背着水壶一同走上植树造林的治沙之路。
有人说,额济纳旗是容易出“典型”的福地,尤其在防沙治沙领域,涌现出两位“国字号”治沙英雄,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额济纳旗的生态状况对于整个西北边疆生态起到关键作用,多年来,该旗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把封、育、造、管、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有效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主要建设任务及目标圆满完成,各项林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二五”期间,全旗林业共落实中央、自治区级国家投资2.7亿元,累计完成营造林生产作业23.74万亩。近年来,通过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完成义务植树55万株。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更新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额济纳旗林业用地面积2030.11万亩,森林面积738.34万亩,森林覆盖率4.3%。全旗森林面积持续增长,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加了7.4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了0.01个百分点 ,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森林蓄积稳步增加,全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了266万立方米,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随着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开展,全旗城镇绿化美化成效明显,截至目前,累计栽植各类乔灌林木2.3万株,种植地被及草坪种植面积17万平方米。目前全旗绿地面积已达163.8万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25%,绿地率23.85%,人均公共绿地达60.74平方米。
额济纳旗全面落实民生林业,实现惠民增收是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该旗大力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十二五”期间,全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到607.42万亩、退耕还林国家政策补贴面积0.45万亩。依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旗累计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政策兑现、造林优惠政策补助等惠民资金15328万元,农牧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2015年达到0.3031万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0.1102万元。发展林沙产业,大力推进实施肉苁蓉产业基地和黑果枸杞驯化、繁育、种植、加工基地建设,建成梭梭肉苁蓉嫁接、黑果枸杞繁育、种植绿色产业面积近2万亩,涌现出金涛实业、神州药业、天润泽公司等一批以民营企业或民营投资主体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林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森林旅游总人数接近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41亿元。
额济纳旗最大的森林生态保护区当属胡杨林,胡杨林是世界上胡杨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处天然河道胡杨林地之一,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的重要屏障,也是我国西部的天然宝库。新中国成立之初,额济纳旗共有胡杨林75万亩,但此后随着气候的变迁和黑河中游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灌溉面积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导致黑河断流,造成胡杨林面积一度减少到了39万亩。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东居延海干涸,生态急剧恶化的黑河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小小居延海,牵动中南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2002年黑河调水首次到达东居延海,并同时进入干涸42年之久的西居延海。在水量调度工作中,额济纳旗实施分区轮灌,重点向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区和未进水的灌溉区域配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生态效益最大化,促进了生态恢复和改善。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围封禁牧草场470万亩,划区轮牧10万亩,休牧80万亩,使生态脆弱的荒漠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自黑河实施统一调水16年来,截至目前,累计向额济纳旗调水103亿立方米,累计灌溉草牧场1019万亩。东居延海已连续13年没有干涸,水域面积达42平方公里,2016年干涸已久的嘎顺淖尔过水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沿河两岸229.43万亩濒临枯死的柽柳得到了抢救性保护,胡杨林面积由39万亩增加到了44.41万亩,草场植被盖度较分水前提高了18.3%,植株高度平均增长了4.63厘米,林下伴生物种由原先的苦豆子、芦苇、碱草、骆驼刺、盐爪爪等逐渐演替为甘草、芨芨草、沙拐枣等适口性优良的牧草。东居延海周边绝迹近10年的候鸟特别是白天鹅故地重游,湖边灰雁、黄鸭等已经形成一定种群规模,有数万只各种鸟类在居延海湿地集群待迁。东居延海的生态环境也正由恶化后的寸草不生、沙尘肆虐,逐渐形成了今天以天鹅、灰雁、黄鸭、大头鱼、芦苇、红柳、盐爪爪、盐节草等多种动植物并存的约4万多亩的新的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方努力,内蒙古居延海湿地保护恢复建设项目完成了批复的全部建设任务,并通过了自治区验收。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2270万元,截至2017年,经监测居延海湿地水域面积6.3万亩,湿地鸟类达73种,最大种群雁类已达3000多只。西居延海先后7次进水,改变了生态环境,使西河下游的地下水得到了回升,沙尘次数明显减少。
连年分水成功,使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遏止,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好转,黑河下游居延三角洲面积基本维持在3328平方公里,较之上世纪九十年代绿洲急剧退化的情况有明显好转。“十二五”期间,自然保护区及居延海湿地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得以延续。保护区内森林面积已达29.32万亩,森林覆盖率74.45%。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额济纳旗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根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额济纳旗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绿色为底线,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额济纳旗打造成为祖国北疆璀璨明珠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