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筑辉煌 军地融合树丰碑

应急处突演练。 马玉 摄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联防联训。 马玉 摄
积极投入抢险救灾中。 何军 摄
80多岁的老党员专注的听着党课。
苏泊淖尔路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扶贫济困。 何军 摄
  □李倩天  马玉

  新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建工作创新本质上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党建工作创新的体现,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导,为加强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创新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额济纳旗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党建、抓大党建”意识,以“严、实、精、活”为鲜明导向,把“抓规范、强基础、促提升”融入组织工作各个方面,全面推行“强责聚力凝心、抓严考严干部、聚才引才育才”的基层组织工作模式,使基层组织工作的“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近年来,额济纳旗不断强化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谋远固本抓基层,与时俱进强基石。坚持目标导向,让党建责任“担”起来。坚持“强班”标准,让基层党组织干部素质“提”起来。坚持分类推进,让战斗堡垒“亮”起来。坚持“管学践引”,让党员力量“聚”起来。精准科学选贤能,干事创业注活力,强化支撑增动能,推陈出新破瓶颈。

  近年来,通过开展主体班、赴外班、实践班、研讨班、网络在线学习等班次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培训81期,12700多人次,选派86名干部到盟直部门、嘎查社区、信访部门以及省外发达地区进行挂职锻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干部任用工作条例》,注重从基层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中和经济建设一线选拔优秀人才,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5+2”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创新农牧区党建新模式,规范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提高嘎查工作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嘎查正、副职工作报酬,分别提高至6.5万元和1.5万元,3万元和2.4万元。

  多年来,额济纳旗始终把从严治党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抓好党建促经济发展的同时,额济纳旗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坚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头戏来抓,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双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双拥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额济纳旗,是一个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的地方。近年来,额济纳旗深入开展“北疆党旗飘”活动,切实抓好双方联建、三级联防、四层联动,形成了军警地互促互助、联防联动、共驻共建的北疆基层党建新格局。针对地处边防一线、反恐前沿、开放口岸的旗情实际,额济纳旗协调军警民建立信息化联络平台,统筹力量,联控联防,成立了民兵防火分队、医疗救护分队和铁路护路分队,成立军警民治保会21个、治安联防队20个,设立牧户报警点49个。

  多年来,额济纳旗委、政府牢牢把握“军地深度融合发展”这一双拥主线,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双拥之路。1992年以来,额济纳连续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8次被评为“自治区级双拥模范旗”,保持了连续56年无退兵、无案件事故的记录。2011年以来,额济纳旗共享受各类国防补贴1.76亿元,2013年北京军区授予旗人武部“先进人民武装部”称号。该旗拥有12个驻军单位,461名优抚对象,是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驻军规格最高、军(兵)种较为齐全、军人数量较多的旗县。

  在额济纳旗境内,不仅拥有美甲天下的胡杨林、闻名遐迩的居延大遗址,还有世界三大航天科技之一——东风航天城。自古以来,这里就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早在汉代,为加强军事防御,在此设置居延都尉府,唐代设安北都护府。1698年,游牧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约500人,在首领阿拉布珠尔的率领下毅然东归,后定居于额济纳旗。1958年,为了支持国防建设,额济纳旗各族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主动让出6万多平方公里的丰美草场,留下了“三易旗府”的历史佳话。建成了“东风航天城”和空军试验训练基地。近年来,额济纳旗转业干部和城镇退伍军人安置率达100%;为驻军部队申建公租房192套、补贴公益性岗位资金600万元;筹资2480万元,帮助边防连队实现网电全覆盖,促进军民共建、军地融合发展。

  额济纳旗坚持以典型激发全旗广大军民的爱国拥军热情和双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加大对“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慧成同志、“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清河口边防连队及额济纳旗双拥先进单位、个人的宣传力度。积极举办部队平安家庭、好媳妇、五好文明家庭和盟级“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选树活动,以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投资建成额济纳旗双拥国防教育展厅和政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增设国防实验班,开展新入学中学生军训活动,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国防意识。整合资源,在边防四团驻地、旗府所在地中心地段修建拥军主题广场,邀请驻地官兵、两大基地文工团举办多场军警民联欢晚会。积极开展“送电影进军营”和爱国主义教育片展映活动。

  从解决优抚对象和复员退伍军人最现实、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入手,4年来,该旗累计发放义务兵优待金、伤残抚恤金、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金等各类优抚资金459.87万元,为军转干部及失业家属发放取暖补贴149.24万元,安置城镇退役军人和转业士官64人,安置率达100%;为73名驻军部队子女解决就学入园问题,并与本地户籍孩子同免保教费,共享“两免一补”和营养早餐等惠民政策;克服机构编制紧张的实际困难,坚持每年研究解决2—4名随军家属就业问题;制定《额济纳旗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缴纳医疗保险费272万元;结合“春风行动”,组织军属参加各类就业培训班,并发放农牧区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0万元。5年来,全旗发放拥军优属慰问金154余万元。

  各驻军部队视额济纳为故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2011年以来,旗财政压缩地方公务支出,将双拥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驻地军警经费1288万元。大力支持驻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923万元,投入资金3694万元,深入边防一线,抢修电杆、维修电线、架设变压器,彻底结束了边防官兵无长电的历史。积极落实各项优军政策,在部队建设、法律、医疗、卫生等各方面为驻军官兵提供便捷服务。与空军试验训练基地一区签署“拓展双拥范围提升双拥效果”协议书,就构建军地互访机制、情况通报机制、靶区警戒清场及军事设施保护机制、武器残骸回收机制、应急处突协作机制、隐蔽斗争协作机制等六大军地协作长效机制形成共识并严格落实。全旗各级党委、政府通力配合,全力做好驻军部队军事演习和执行科研实验任务期间的人员疏散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每一户牧民就是一处哨卡,每一位牧民就是一个流动哨,为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额济纳旗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1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1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党建引领筑辉煌 军地融合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