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满洲里绿草如荫,热情奔放的民族风情、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的优美画面,令无数游人心驰神往。
国际铁路在国门脚下通过。从国境外延伸进来的铁轨由西向东而来,而中国的准轨铁路则从东向西而来,一进一出之间,2条轨道在满洲里铁路车站集装箱场并行相遇。巨大的吊臂在宽轨列车和准轨列车之间搬运集装箱。有条不紊的程序背后,印记着满洲里的开放与发展。
边民互市贸易平台年交易额1.7亿元
正值旅游旺季,在满洲里互市贸易区图雅的小店里,图雅一边招呼生意,一边指挥丈夫鄂长宝从库房上货,给顾客发货,俨然一个能干的女指挥官。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图雅赶紧让丈夫放下手上的活儿,去海关口接货。
图雅20岁就从老家新巴尔虎右旗来到满洲里,从背包客做起,直到现在在互市贸易区小有名气,有了自己固定的商铺。图雅说:“不只周边城市的人认俄罗斯商品,南方城市的居民也都开始认了。来我们这儿旅游的,买过的东西哪个好了,加上微信后,就跟我在微信上订货,我给他们快递。”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1992年该贸易区成为首批跨国界的国家级开发区;1996年11月,中方一侧单方运营;2015年,互贸区深度开放工作启动,积极拓展中方一侧功能;2016年6月,满洲里市中俄互贸免税区试运行,结束互贸区单向运行的历史。
一辆辆满载着俄罗斯面粉、糖果、蜂蜜、罐头等商品的货车,从俄罗斯入境。办理完相关手续后,这些带有异国气息的食品,就会走进互市贸易区,进而进入边民家庭、商店展柜和游客手中。
满洲里市中俄互市贸易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伟峰说,俄货在当地边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化购物”已不是新鲜事。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兴盛”运行,也吸引了民间“商会”及境外企业的目光。目前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联合商会正式注册成立,首期会员单位已有50余家,其中包括满洲里外贸企业及部分俄罗斯企业。
互市贸易区还吸引了美国著名连锁百货公司梅西奥特莱斯、俄罗斯“别阔”食品公司等国际化公司的进驻。满洲里市副市长罗军认为,官方可借助“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深度开放契机,吸引更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企业入驻,带动中国各地货物出口欧洲,使满洲里口岸作为“中国向北开放桥头堡”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
2017年7月4日,在试运行一年后,位于中国满洲里的中俄互市贸易区正式封闭运营。这意味着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按下了开放“快进键”。
满洲里市政府统计消息显示,中俄互贸免税区试运营一年以来,实现交易商品达2.2万吨,交易额达1.7亿元人民币。中国边民凭借“边民卡”或者“游客卡”入区进行互市贸易,每人每天可免税购买8000元人民币以内商品。为了能够更大程度的拓展“国际价值”,7月4日当天,该互市贸易免税交易B厅宣布正式开张,满洲里国门景区与互贸区连通通道也正式开通。
“来这里购物正宗,有国际范儿。”来自香港的王峰这样表达着对中俄互贸免税区的观感。他在这里买了几盒雪茄香烟和代表俄罗斯特色的提拉米苏和糖块。
十几年口岸打拼的经历,图雅练就了一口流利的俄语,她的小店也成了好多俄罗斯背包客的首选。从俄罗斯博尔贾乘车不到一个小时,玛丽娜就来到满洲里边境,进入互贸区。玛丽娜直奔图雅的小店,卖出了所有的货品。图雅说:“一天10块钱的费用,一年大概能赚几万块钱。”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更好地扩大自贸区影响力,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已允许第三国商品入区交易,目前免税交易区正在探索第三国商品入区相关事宜。
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
7月24日,中国临沂商城001号边境仓内的满洲里线上商城暨线下展示仓开门迎客,中国临沂商城001号边境仓正式启用。
边境仓启用后,将承载临沂商城进出口功能,为全国各地的厂商提供产品店面和线上展示、网络推广、仓储加工、物流通关等服务。借助满洲里区位优势、临沂商品集散和物流优势,可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临沂商城边境仓、互贸区与综合保税区的相互结合,将把中国商品及转口商品销售到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通过综合保税区把俄罗斯商品引进到临沂商城并销售到全国各地。
2016年12月20日,作为中国第46个综合保税区,也是自治区首家综合保税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这标志着自治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取得重要突破,向着中俄蒙欧经贸合作的更高层次过渡,外向型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综合保税区、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物流产业园区等多个开放载体政策叠加,大大拓展了满洲里口岸辐射功能,对进一步带动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实现航空、铁路、公路3大口岸融合,提升满洲里乃至全区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主任陈伟介绍,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前就协议引进项目17项,总投资约4.1亿美元。其中与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保税区)建立了互联互通联系,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拉动作用强、符合市场导向的优质项目落户满洲里综合保税区。
今年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安排了8个重点项目。目前,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帆达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和满洲里综合保税区高科技产业锦达国际物流园项目已经开工。满洲里国际玉石原石加工贸易项目、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标准化多用途流转库房项目、基础设施管网改造工程、VR芯片加工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现阶段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在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外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优惠政策。在监管模式、通关效率等方面,满洲里海关一直在不断优化和创新,推动地方政府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推进保税加工、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交易等项目落地。
“作为自治区向北开发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众多项目的落户,将有力助推自治区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发展水平,进一步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内外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高端入区、周边配套、辐射带动、极具发展的新兴产业格局。”陈伟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满洲里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货运量为932.13吨。海关共审核进出口报关单50份,贸易值1691.19万元,共征收税款46.98万元。进出口区商品主要有西伯利亚松子、松子仁半成品、小麦粉等、葵花籽油、扳手、钢圈尺等。
29条跨境班列线路筑牢最大陆路口岸地位
6月7日,一列自黑龙江省大庆市始发,满载123辆沃尔沃S90小轿车的“庆满欧”班列从满洲里铁路口岸首发出境,目的地是比利时泽布鲁日。
这是李克强总理在布鲁塞尔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共同参观吉利沃尔沃汽车创新成果展后,国内首列“中国智造”世界豪华汽车整车班列出口到欧美市场,成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沿草原丝绸之路运行的新亮点。
该班列货值约人民币3186万元,共有41节集装箱。自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后,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最终抵达比利时泽布鲁日,全程约9832公里,预计运行18天左右,运输时间比海运减少约28天。这是目前国内单一品牌运量最大的班列,也是我国境内生产的整车首次通过整列班列进入西欧。
这就是满洲里口岸,它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部,处于中俄蒙三角地带,北接俄罗斯,西邻蒙古国,是第一欧亚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中国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各国重要的国际大通道,也是中国最大的边境陆路口岸。
满洲里口岸货运量始终雄居全国同类口岸之首。从1908年正式设关,到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开放城市,再到被列为国家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的13个口岸之一。
近年来,满洲里口岸积极推进向北开放,促推口岸过境集装箱班列开行。在自治区口岸办的大力支持下,口岸联检联运部门通力协作,2014年3月,正式开通了“苏满欧”班列,成为当前运行速度最快、运输价格最低、口岸服务最优的班列。
在“苏满欧”班列的带动下,相继开通了从营口、大连、天津、重庆、长沙、武汉、昆明、南京、广州、哈尔滨、长春、沈阳、盘锦、赤峰、通辽、义乌、太原等地发运,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到俄罗斯和欧洲的班列,并开通了“苏满欧”等返程班列,使满洲里口岸跨境班列线路达到了29条。
目前,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29条班列主要集货地涵盖西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多个地区,形成全方位辐射互联全中国的高效物流通道。出境班列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9座城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随着4月中旬满载着俄罗斯板材的“赣满欧”返程班列到达满洲里站,标志着从欧洲始发经满洲里口岸回程的进境班列达到了9条,班列运营溢出效益不断凸显,满洲里口岸已成为全国开通跨境班列线路最多的口岸。
据满洲里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1至6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境的中欧返程班列货物共计190列、15204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9.8%和92.1%。
为扩大境外货物搭乘班列返程比例,增加班列的运行效益,支持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优进优出”良性循环,满洲里主动作为,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在监管有效、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推进返程班列快速增长和高效通关。对返程班列运输的进口板材类货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携带有害生物风险高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验放速度,缩短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提高返程班列通关效率。满洲里检验检疫局与海关、铁路车站等联检联运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推行“非介入、非干扰”现场查验模式及先通关后查验的监管模式,为货物快速通关提供便利。满洲里通过对返程班列货物“三优先”(优先申报、优先检验检疫、优先放行)、开通绿色通道、实施预约查验模式、24小时无障碍通关工作制等多种措施,为返程班列创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放大口岸优势发动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作为内蒙古18个对外开放口岸之一的满洲里,借助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以互联互通窗口的身份,成为世界经济和人文交流、交融的桥头堡。
吊车巨大吊臂在宽轨列车和准轨列车之间来回搬运集装箱,就完成了中俄、中欧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换装;生在牧区的图雅在生活的历练中,能用中俄蒙3国语言和中俄蒙顾客流利的交流沟通;走在大街上,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突然冒出几句蹩脚的汉语,让人顿时觉得亲切了不少。满洲里就好似一扇打开的窗,中国从这里看到了世界的快速发展,世界也从这里目睹着中国的跨越式腾飞。
“2016年,口岸货运量完成3051万吨,增长1.3%;进口粮食4.9万吨,增长103%;进口汽车整车520辆,增长148%;跨境班列线路达28条,居沿边地区首位;航空口岸进出港旅客46万人次,增长10%,获评国际四星级机场……”
在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一组组数字振奋人心,展示着满洲里在深化对外开放工作中取得的累累硕果:“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4亿元,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4.8亿元,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增长8%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区和呼伦贝尔市平均水平。”
满洲里市加大对外开放工作力度,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得以延伸。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开放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枢纽作用日益凸显,满洲里作为沿边最大陆路口岸的活力再一次释放。
满洲里畅通道、拓功能,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被确定为中俄海关监管结果互认试点口岸。
满洲里积极推行“三互”通关改革,在全国首创“一机三屏”监管模式。2016年11月20日,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各系统项目在全国沿边口岸首家上线运行,有效提升了口岸信息化水平,在口岸通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方面方便企业,减少通关信息重复录入。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的“一次申报”系统实现了企业通过一个窗口一次性向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递交通关材料,通过一个窗口反馈业务办理结果。目前,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报检、报关数据项根据货物不同分为43项左右,其中重复数据项有23项,以前这些重复数据项需要2次登录不同的系统,分别录入。现在只录入一次,系统自动填充企业名称、代码、进出口口岸等基本信息和关检重复数据项,分别发送,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差错率。
另一方面简化流程,便利运输工具快速通关。多年来,满洲里公路口岸车辆验放依据纸质《车辆放行卡》,通关一次需要分别到多个部门办理录入、检查等进出境手续,口岸查验各部门要在放行卡上盖5个章、签4次字。运输工具“单一窗口”系统启用后,车辆进出境时由系统自动抓拍识别、生成车辆电子信息。这些信息同时传送到边检、检验检疫、海关、旅游公司,联检部门电子审核后可同时“一键式”点击放行,省去了徒步往返联检部门各窗口办理通关放行手续的时间,实现了车辆通关全程无纸化,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车辆通关速度提高了40%以上。
再就是共享共用,变串联式作业为并联式。以前车辆通关需要根据《车辆放行卡》按顺序到边检、检验检疫、海关、运管等各部门办理手续,是典型的串联式作业。“单一窗口”上线后,通过车牌抓拍识别系统将车辆信息同时一次性发送给旅行社和联检部门,旅行社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立即在网上办理相关手续,变以往手工填写单证为下载数据直接打印。联检部门也可以根据系统信息以及各自业务需求及时进行查验等工作,变串联式作业为并联式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通关效率。
为进一步改善公路口岸货运场区环境,提升公路口岸货运通关能力,满洲里口岸启动实施了满洲里公路口岸扩能升级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公路口岸年过货能力将提升到1000万吨、旅客人员通关能力将提高到1000万人次、车辆通关能力将提高到100万辆次。
对俄大通道,满洲里一直是排头兵。发挥口岸优势,满洲里始终马不停蹄。
——俄罗斯油菜籽进口实现常态化,荞麦、燕麦、葵花籽和亚麻籽试验性进口成功获批,进口粮食激增;
——满洲里至阿拉坦额莫勒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增开至赤塔国际道路客运线路,实施了8座以下小客车赴俄便利通关举措;
——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主体完工,航空口岸进出港旅客46万人次,获评国际四星级机场,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获批恢复;
——临沂商城满洲里边境仓成功挂牌,荣获中国开发区“最佳竞争力奖”,中俄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申建工作有序推进;
——成功举办了中俄蒙国际旅游节、冰雪节暨美丽使者大赛、国际文化艺术节、满商大会和国际骨科论坛等节庆会展活动;
——与鄂木斯克市和额尔登特市缔结友好城市,与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建立司法合作关系,在赤塔市和乔巴山市举办“城市日”系列活动,对外交流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图片由《满洲里日报》王化勇 陈功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