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人接力造林绿染家乡

三代造林人合影。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志贤

  “九山弯左右盘,一道沙河中间穿;坡地猫抓了,滩地水刮了……”曾经,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德胜营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说的就是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德胜梁荒山。然而,如今的德胜梁早已变了模样:夏日里登上山顶远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从生态恶劣、不见一棵树的荒山,到漫山绿色、草木葱茏的“青山”,这个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得益于老共产党员贾登科30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如今的德胜梁才有了这般模样。受到贾登科的感染,他的女儿贾改改、外孙任义荣也自愿接过了义务植树的大旗。如今,拥有7800亩十几万株树木的德胜梁,是祖孙三代最骄傲的成绩。

  造林一代贾登科:

  创造了荒山的绿色奇迹

  从呼和浩特市区出发,到达武川县哈乐镇德胜营村口,沿一条向东的水泥路行驶约4公里,翻过一个小山头,路两旁突然出现了连成片的郁郁葱葱的树林,这里就是贾登科老人的“绿色王国”了。绿树掩映中,一排3间简易平房便是老人的家。

  推开房门,室内陈旧的墙上挂满了各种照片,有种树的、领奖的,还有不少与老领导的合影。见到记者来访,老人家迫不及待地从柜子里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数十本各类荣誉证书和1盒荣誉勋章。2000年4月由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证书,是老人最珍视的,被单独装在一个红色小袋子里。

  贾登科为啥走上了植树造林的道路?这还得从34年前,也就是1983年说起。那年,得胜营一带暴发山洪,雨水从光秃秃的山上倾泻而下,把村民的150亩地全部冲毁。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贾登科意识到:要治理水患须从治理荒山入手。他毅然办理了离职手续并承包了位于村上游得胜梁一带的荒山5000亩,筹贷资金8万元。从此,踏上了艰辛的绿化荒山之路。

  1984年,贾登科已51岁,但干劲却像20岁的小伙子:初春时节,冻土未消,他背上镐、带上锹,每日徒步跋涉十几里山路,开始在山上挖出一个个树坑。当时,他还检查出了很严重的疾病,家人、朋友都劝他:“这么辛苦就别干了。”但倔强的贾登科却说:“能做成点儿营生比死了强。”

  德胜梁山高路远不好运水,贾登科就用牛驮;羊肠小道不好走车,就靠肩挑。由于山路崎岖,往往一担水挑到山上就只剩半担了。就这样,在荒山中,他整地、浇水、抚育、管护,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开创着自己的绿色事业。

  如今,贾登科已84岁,造林2万亩,其中成材林面积达到7800亩,有油松、山杏、小叶杨、大扁杏、沙棘……昔日光秃秃的德胜梁早已改变了模样,形成了“小气候”。记者采访当天,刚刚还万里无云的天空一会儿就下了场小雨。据介绍,由于树木茂盛、空气湿润,德胜梁上有一片云彩就能下雨。

  30多年的植树造林,贾登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造林典型,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不光要造林,更要护林。贾登科还是这片树林的护林员,每天早上,他都要沿着山路走上一趟,看看旱了没、有没有火灾隐患。贾登科说:“一天不看这些树,浑身都难受,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直到现在,他还有早上上山的习惯。

  34年来,这片树林没发生过一场火灾。护林员每年有1万块钱的奖金和3000块钱的工资,但贾登科从来没领过。他常说:“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植树造林是为了生态,不是为了钱。”

  造林二代贾改改:

  循着父亲的足迹带领乡亲致富

  贾登科上山后,他的女儿贾改改看着父亲终日挥锹抡镐绿化荒山,也坐不住了。她说:“年过半百的父亲尚且有开荒这么大的理想,我更应该支持他、追随他。”

  初见贾改改,给人的印象是:身材瘦削、脸庞黝黑,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然而,就是这位普通的妇女,却开启了不平凡的人生:父亲上山造林的第一年,她便义无反顾地跟上了山,和父母一起干。他们住的是石头垒起的小窝棚,吃的是炒面糊糊。身体瘦弱的贾改改劳动一天后,晚上躺在窝棚里,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但她和父亲一样坚定,植树的劲头一刻也没有松懈过。

  第一年,全家人整地造林1000多亩,第二年,除了800亩华北落叶林成活率在80%以上,其他林木活了没多少。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贾改改思考着,并且买回各种林业科技资料,白天干活,晚上就趴在油灯下认真钻研。父亲也从县林业局请来技术员进行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他们渐渐摸到了植树的窍门。

  然而,林业生产是一项回报周期很长的事业,投资与收益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成为父女俩面临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他们决定走以林业为主、牧业为辅、以牧补林、以林促牧多种经营的路子。1999年3月,武川县绿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贾改改以1500亩林业产权的拥有者身份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她的治山雄心如同当年的老父亲。用沙棘新建生物围栏17里;建设林木育苗基地85亩;种植经济林2400亩……农林牧相组合,种养一条龙,多种经营相配套的产业结构示范基地初具规模。2000年,贾改改开始建造“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黄芪茶加工厂。她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惠民的“绿色银行”。一家人当年住过的小窝棚变成了砖瓦房;半山腰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挑水浇树的铁桶被漫山的水管子取代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浸透着父女两代人的辛勤汗水。

  树木没有辜负他们,7800亩绿茵茵的树木在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山上扎下了根,除岩石耸立的山顶、悬崖和大沟壑外,凡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了乔木、灌木。

  循着父亲的足迹,贾改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被自治区妇联评为“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等等。

  以林业为依托,贾改改和父亲还发展起养殖业,建起了兔舍、鸡网、羊圈,在脑包、大南沟等村还培育出了养鸡大户。不少村民通过种养业已经脱贫致富。去年,贾改改把自己鸡舍的鸡无偿送给了村里的30户贫困户,还帮他们找销路。她说:“以前,别人总用穷山恶水形容我们这里,我的理想是要带动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采访中,贾改改胸前佩戴的党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枚党徽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她说,这枚党徽她戴了已经有10多年了,哪天不戴就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她也一直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造林三代任义荣:

  创新思路,向生态要效益

  贾改改的儿子任义荣,大学毕业后曾在城里打工。看着渐渐苍老的姥爷和母亲,以及美丽的德胜梁,他决心回村接他们的班,完成两代人的理想。他意识到,要想继续造林、保护生态,必须向生态要效益。

  任义荣的思路是:种植经济林,引进山桃、竹柳、文冠果、欧李、丁香等多个树种,组织周边村民种植。对种植经济林的收益,他算得很明白:“就拿欧李来说,每户种3亩,1亩产1000多公斤果实,按5元1斤出售,每年每户收入就有3万多元。”

  今年,任义荣重点打造面积100多亩的玫瑰山庄,把玫瑰做成玫瑰油、花茶销售。前段时间,他们参加过几次农博会,产品很受欢迎,预计效益不错。

  此外,他的理想是把德胜梁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避暑山庄。眼下,他的这项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中,游客接待中心已具雏形,下一步将完善特色大棚、果园等农家乐配套设施。

  任义荣时刻忘不了姥爷交给他的任务:2万亩林地,目前成材林面积为7800亩,剩下的12000多亩造林任务就交到了他这一代手上。他说:“最艰苦的造林阶段已在前两代人的努力下熬过去了,到了我这一代,相对来讲好做多了,绝没有放弃的理由。”

  任义荣接过了姥爷护林员的重担,继续守护德胜梁的一草一木。

  在德胜梁已开工的项目上,到处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都是任义荣要求的,他说:“姥爷和母亲常教育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幸福的生活,一定不能忘本。”

  在葱茏的树林中,记者为这一家三代造林人合了影。在斑驳的树荫下,留下了他们灿烂的笑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14版:内蒙古就业
   第15版:观察·阿拉善
   第16版:观察·乌海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锡察草原上的第一个党支部
内蒙古航空事业的见证者
三代人接力造林绿染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