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老年舞蹈队正在排练。
村貌一角。(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怀特乌勒斯摄)
  ◎本报记者 包塔娜 李玉琢

  “清清的雅鲁河流过民族乡,民族乡里住着团结的鄂伦春,一呀一片沃土一呀一片楼,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唱也唱不完……”熟悉的旋律,自编的词句,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老年舞蹈队,迎着骄阳,精神饱满地翩翩起舞。

  69岁的张梅,蒙古族,走路带风,说话嘎巴脆,她满面春风地迎上来对记者说:“看看我们的舞蹈队,这就是民族团结融合的典型代表,20多人的队伍,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满族都有。几十年来,我们十几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和睦共处,相亲相爱。看看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的精气神,幸福就写在我们的脸上!”

  雅鲁河畔唱赞歌

  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一个以鄂伦春族为主体,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满、锡伯族等11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它的发展历史,就是多民族融合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

  记者的采访,让人们忆起许多过往,也把民族乡的发展、演变清晰地展现出来。

  20世纪初,生活在格尼河上游毕拉河流域的鄂伦春族,一个部落约60户、260人,为谋生存和开展新猎区,逐渐移动到绰尔河、济沁河、阿木牛河流域,即大兴安岭东麓浅山区游猎,这一带原始森林开始有了人烟。1939年,伪满洲国强令居住在黑龙江省讷河、龙江等县的达斡尔族和蒙古族50多户约300余人迁到阿牛河中游(距南木20公里)一带,设立村公所,受伪布特哈旗直接管辖,次年,中东铁路在南木设南木临时车站。从此,身居密林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鄂伦春人与居住在阿木牛的达斡尔、蒙古族人开始有了交往。1948年春,党和政府帮助这部分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在阿木牛河畔建立了努图克。1949年又动员他们与达斡尔人一道迁至交通便利的滨洲铁路455公里处定居,使他们第一次真正地过上了定居生活。1956年撤消努图克,设立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

  1978年,张梅跟随工作调动的丈夫来到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在这里的生活是从学吃柳蒿芽开始的。让张梅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9月6日迎来鄂伦春民族乡定居60周年纪念日。“那天,国旗队、会徽会标队、猎民村代表队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族等19支各行各业、各个民族人员组成的代表队尽展风采,那才是民族团结和睦大家庭的景象呢。”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乡长白晓勇有些激动。在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扶持下,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各族群众团结携手,建成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生态乡镇”,还在2014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我们是呼伦贝尔市14个民族乡中唯一获评的乡镇。”白晓勇深感荣耀。

  曾经,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猎民村115户猎民以打猎为生,2000年响应国家号召放下猎枪,弃猎从耕。由于缺少生产技能,加上干旱少雨,全村7500亩耕地一直是广种薄收,处于“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无奈境地。

  自2005年始,扎兰屯市利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为该乡打水井,配备喷灌设备,猎民村耕地全部成了水浇地。如今,喷灌设施遍布南木乡5万多亩耕地,大豆亩产量提高到310斤,猎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今年,6月18日晚,南木鄂伦春民族乡首届“鄂伦春·篝火节”盛大开幕。洋溢激情的“腾飞鄂伦春”舞蹈拉开序幕,一首高亢的歌曲《站在草原望北京》,唱出了民族乡各族群众的心声:瓦蓝蓝的天上飞雄鹰,我在高岗眺望北京,侧耳倾听母亲的声音,放眼欲穿崇山峻岭……

  总有一双温暖的手

  走进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文体广电中心博物馆办公楼,传来阵阵歌声琴声,由馆长白晓琴组建的鄂伦春民间小乐团正在排演节目。

  “全乡近1万6千多人,十几个民族聚居在一起,民俗厚重,民风淳朴,‘三少’民族的狩猎文化、萨满文化特色鲜明。我们的民间小乐团20人,由5个民族组成,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传承、发扬民间、民俗文化,把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展现出来。”白晓琴道出缘由。

  白晓琴是鄂伦春族,也是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名人”,她的名气既出在能干上,也出在热心上。她平时忙着博物馆的工作,还被抽调到民政帮忙,又兼顾着小乐团。用同事的话说就是,样样都能做出样儿来。她包扶哈拉苏双北村6个贫困户,一年四季都有她的身影,送技术、送必需品,争取贷款、联系办低保,她都是积极主动张罗。她还曾自己掏钱修过路。记者问起来,她却说:“那没啥,六七年前,乡里的小巷道还没全部硬化,我们门前的一条道,雨天一脚泥,雨大漫进院,因为排水的事,也容易造成邻里间的摩擦。我就自家掏钱修建了砂石路,自己受益,大家受益。”

  “要说我们乡的和谐和睦,我最有发言权。”62岁的蒙古族阿姨韩美兰停下排练,主动过来攀谈。

  她说,在她40岁那年,丈夫因病去世,把抚养3个孩子和赡养婆婆的担子留给了她。“我虽然是从通辽远嫁到这儿,无亲无故,但是遇到的同事、领导和邻居都是好人哪。不然,我挺不到今天。”韩美兰红着眼圈说:“1个月200多元的工资,供3个孩子读书,还有日常开销,可想而知,全都是靠邻里同事接济过来的。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可张口借钱,从没遇见过拒绝的。”

  如今,3个女儿都已经工作,日子宽松了,她就想着与乡亲们和和美美过生活,也尽自己的一点儿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正在侍弄自家院子的杜彩玲,看到记者进门,热情地迎了过来。她今年58岁,是汉族,也是土生土长的南木人。2007年夏季,她上山采蘑菇,不幸被毒性强的乌梢蛇咬到右手虎口,当时就肿胀起来,赶着马车下山回到家时,已经肿到了腋下。等送到同乡的吴景胜家时,已经陷入昏迷。吴景胜用祖传方法为其治疗了1周时间,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吴老弟不但救了我的命,看我家里困难,都没要我一分钱。”

  其实,吴景胜的专业是美术,现任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广电中心副主任。他家是鄂伦春族,祖传蛇医,在他21岁那年,父亲将医术传给了他。治病救人在他看来就是使命,至今已救治400多人。他说:“找到我这儿的都是命悬一线的人,有钱没钱都得治病优先。乡里乡亲的,没钱的我还免费送药呢。”

  吴景胜告诉记者,他不仅把医术传给了儿子,也传给了女儿,打破了传儿不传女的传统,为的就是多救治病人,让这门医术传承下去。

  20多平米的“兴祥杂货店”,就是陈淑华一家赖以谋生的依靠。今年已63岁的她自叹命苦,几年前儿子突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偏偏老伴儿又摔伤了腿成了残疾。儿媳妇带着2个尚小的孩子,没法儿出去打工,一家人的生计全凭杂货店的生意来维持。但是,她又说自己是幸运的,左邻右舍、街道干部,都在关心帮助她们一家。“冬天下了雪,我家门口都是干净的。只要邻居打扫自家,就连带打扫我们家,都不用我去求。”小到家里家外的体力活,大到治病所需费用,啥时候求助,都有温暖的手伸过来。“我们南木乡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陈淑华感慨地说。

  【记者手记】

  一直陪同采访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政府宣传干事王辉,2013年考录公务员,从海拉尔来到了这里。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南木乡,远比不上海拉尔的繁华热闹,而年轻的王辉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里。她对记者说,我迷恋这里的山青水秀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更喜欢这里各族人民的淳朴、真诚、热情,这里让我有亲近感和归属感。

  团结互助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在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采访,让记者看到、听到许多各个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感人故事,它们并不惊天动地,却温暖如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14版:内蒙古就业
   第15版:观察·阿拉善
   第16版:观察·乌海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绰尔河畔稻花香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