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内蒙古的坚实基石

1965年8月鄂温克族自治旗各行各业为牧民走敖特尔服务。
1965年11月东乌珠穆沁旗防疫站大夫仁钦在额尔敦阿古拉生产队巡回医疗。
1976年9月,我区抗震救灾医疗队党委成员召开会议,学习中央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代表大会的精神。
1981年1月哲里木民族医学院解剖学讲师正给妇幼医士班的学员讲人体解剖课。
1980年11月26日,X线室工作人员给鄂伦春族患者做肺部断层检查。
1987年7月在阿尔山工人疗养院疗养的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2004年4月呼和浩特市市民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便民简易门诊等候就诊。
2013年2月,蒙医药专家赴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期间,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驻联合国纽约总部大使库玛艾森的接见。
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镇古北口村标准化卫生室。
2014年7月,通辽市开发区新农村村医在卫生室整理药物。
2015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建成的儿科PICU重症监护室内,医务人员为新生儿做护理。
先进的超声介入诊疗。
  □本报记者  包荭  通讯员  王瑞芳

  从骑马骑骆驼出诊到流动与固定相结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没有几所像样的医院,到65家三级甲等医疗卫生机构;从防疫、打仗与生产并重到健康内蒙古建设;一路走来,内蒙古人民的人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75.8岁,这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跨越,也不仅仅是卫生与健康保障的完善,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保障。

  自治区成立后,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和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乌兰夫同志提出“人畜两旺”的工作方针,扑灭猖獗流行的传染病,着手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不断加大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迅速发展壮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23998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从2010年的15元提高到50元。

  追寻生命的延续,我区始终走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前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蒙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健康中国的宏伟战略下,健康内蒙古的蓝图也一步步绘就。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日报社和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14版:内蒙古就业
   第15版:观察·阿拉善
   第16版:观察·乌海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健康内蒙古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