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塞外粮仓”五谷丰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赤峰市群众艺术馆老年合唱团正在演出。本报记者 韩卿立 摄
8月9日,乌海市汉森酒业集团葡萄种植基地,果农正在收获葡萄,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本报记者 金泉 摄
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巴彦淖尔市狼山镇富强村村貌。本报记者 马建荃 摄
  □本报记者  李文明

  8月的巴彦淖尔,水草丰美,瓜果飘香。8月的河套大地,色彩斑斓,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8月9日,中央代表团四分团带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情祝福,来到素有“塞外粮仓”美誉的巴彦淖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在富川现代肉羊科技园,代表团考察肉羊品种培育、繁殖、规模化养殖示范区,详细了解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情况。

  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业展馆14个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全市优良资源、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让代表团成员对巴彦淖尔的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情况有了直观了解。

  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是集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果蔬采摘、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休闲观光村。代表团考察村史馆,入户慰问致富带头人,与农民群众亲切交流,了解农村产业转型和民生发展成就。

  在巴彦淖尔市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群众代表踊跃发言,共话家乡发展变化。

  今年73岁的少数民族退休干部孟和吉德,可以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同龄人。“70年间,我亲身经历了巴彦淖尔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请党中央放心,我们老同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殷切嘱托,继续发挥余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孟和吉德年逾古稀,干劲十足。

  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丰村青年马瑞强返乡创业5年,置身农村牧区发展的大潮中,见证了家乡特别是农村的巨大变化。“随着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健全,规模化种植养、机械化作业,农牧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前景越来越好,农牧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大量年轻人投身农村电商的发展浪潮中,推动一批批河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飞向全区全国。”马瑞强对自己的“农业梦”信心越来越足。

  “我将牢记总书记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殷殷嘱托,为守好戈壁草原、服务辖区群众、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力量。” 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镇派出所副所长宝音德力格尔在牧区工作了近20年,他切身感受到了牧区的变化:国家兴边富民、草原生态补奖、小药箱进牧区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牧区发展日新月异,各民族和睦相处,牧民家家都住上了漂亮舒适的砖瓦房,大部分人还开上了小汽车。

  笑容写在每个巴彦淖尔人的脸上,幸福常驻每个巴彦淖尔人的心间。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起点上,巴彦淖尔人民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殷切嘱托,一如既往、奋力前行,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慰问巴彦淖尔市侧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14版:内蒙古就业
   第15版:观察·阿拉善
   第16版:观察·乌海
草原名城展新姿
赤峰:倍感温暖 凝心聚力
沙漠湖城靓绿美
乌海:欢欣鼓舞 干劲更足
“塞外粮仓”五谷丰
巴彦淖尔: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