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和命脉,实体经济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才会稳。抓好实体经济,就抓住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
当前,我区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坚定不移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区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产业层次较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故而,振兴实体经济,我区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坚持供需结合,加快培育新动能,激活实体经济。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集聚高端要素,培育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规模,使新兴产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新亮点。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引导扶持,着力发展旅游、金融、文化、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二,坚持“虚实”结合,完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甚至实体经济领域大量资本流向金融领域,就会积聚金融风险,使实体产业产生空心化问题,故而必须正确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一是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推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业体系,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自担风险的区域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金融业主体,创造条件组建民营银行,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