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海村越来越“牛”

  □本报记者  张慧玲  实习生  赵婕

  “10天时间就出栏了20多头牛。我算了算,今年去掉成本净赚30万没问题!”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红海村村民乔广东说。天气虽冷,但正在棚圈里喂牛的乔广东却忙出一身汗。

  乔广东是红海村最早的养牛大户,多年在外做生意的他2010年返乡创业,从开始养羊到转型养牛。在像乔广东这样的养殖大户的带动下,红海村养牛产业越做越大,村民们逐渐走上了致富路,红海村真的“牛”起来了。

  红海村土地肥沃,饲草料充足,饲喂成本较低。加上地处偏远,又是沙质土壤,牛疫病少,且防疫技术成熟,条件好的牛场还配有专职防疫员。2016年,达拉特旗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为规模养殖户建设青贮窖8000立方米,红海村就有2700立方米,这为红海村养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条件。如今,红海村村民养牛积极性十分高涨。

  现在,乔广东家存栏肉牛110多头,年出栏30多头,日子过得很滋润。同时,乔广东也不忘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平时遇到养殖技术方面的问题,我都会叫乔广东来指导。”村民王换说。王换今年买了30多头牛,明年8月份就能出栏,王换早早就和乔广东沟通好了销路问题。

  在乔广东的带领下,红海村成为达拉特旗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村,全村肉牛奶牛数量近700头,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富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特别报道
   第06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观察·阿拉善
南台子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我区秋粮收购开局良好
红海村越来越“牛”
激活脱贫的“造血细胞”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森林专业消防队
摘草莓
消息树
呼和浩特市供销合作社项目扶贫扎实有效
项目驱动,黑土地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