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鹿纹金花银盘(如图),唐代,高2.2厘米、口径46.6厘米、沿宽7厘米,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乡出土,内蒙古博物院收藏。
该银盘由银片锤揲錾刻而成,六曲花口。折沿为两组浮雕式花卉,两两相间;盘心外周錾刻折枝石榴、阔叶团花;正中錾刻一浮雕瑞鹿,头顶肉芝,前肢踡曲,毛发浓密,身饰梅花斑点。錾刻的花纹皆鎏金。盘外底錾楷书铭文一行,全文为“朝议大夫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守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统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採石军等使彭城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臣刘赞进”。盘底的铭文表明,此盘是地方官刘赞向宫廷进奉的物品。
刘赞,《旧唐书》中有传。他任宣州刺史、宣歙池观察使是从德宗贞元三年八月开始,直至十二年六月死时为止,前后共约十年。《册府元龟·帝王部·姑息》载,贞元十二年二月刘赞兼御史大夫。从键盘铭文作“兼御史中丞”判断,刘赞进献此盘时尚未兼御史大夫,因而其进奉的时间当在贞元三年八月至十二年二月之间,这也为此盘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所谓“进奉”,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向皇帝的额外贡献,也称“进献”或“贡奉”。它既不同于法定的赋税,也不同于各地的常贡。赋税收入和各地常贡(包括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等)需要纳入左、右藏库即国库,以供国用,从国库取出财物有一套严密的出纳手续。进奉的财物则纳入内库,供皇帝私人使用,其种类繁多,金银器占有很大的数量。据两唐书记载,地方官进奉金银器的事例,早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即已有之,“开元盛世”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多,进奉之风迅速发展,安史之乱至晚唐时期愈演愈烈,直至唐亡。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手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工艺精湛,纹饰图案精美,品类繁多,尤以在银器上作鎏金纹饰的“金花银”工艺最具特色,时称“金镀”、“金涂”、“镀金”、“金花”等。皇室贵族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金银器皿,朝廷赏赐、臣下贡奉以及唐王朝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等,也往往以金银及其制品为主要物品。金银器在当时上层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金银器不仅是研究唐代金银手工业发展情况的珍贵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唐代某些社会、经济情况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实物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