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晖脉脉 古韵悠悠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塔布赛村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王艳艳

  文化,对于一个地方而言,是根,也是魂。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不同地域有着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人文古迹、自然遗产等。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内蒙古乡村历史文脉,本版特别推出“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报道,目前已刊发4期。让我们一起领略这片土地上的古韵乡风、汩汩文脉。

  ——编者

  从“塔布子”到“塔布赛”

  塔布赛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据传,当时有1户云姓蒙古族人家最早在此定居。清乾隆年间,山西榆次、代县等地的南姓、郭姓、王姓、孟姓4户人家陆续迁来,形成蒙汉5户人家共居的村落,由此,当时的村子以蒙古语命名为“塔布子”,意为“五家村”,5户人家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上放牧、耕种,相扶相助。几百年来,蒙汉村民在这里共同生息、互通婚姻、友好相处,正如民谣所唱:“蒙汉是一家,不分你我他;同喝一井水,共赏草地花。”

  1965年,乌兰夫同志提议,将村名更名为“塔布赛”,意为“五家村好”,以示民族团结。

  现年48岁的塔布赛村委会主任南云飞是本村南姓人家的后代,他说:“清乾隆年间,我的祖辈从山西榆次迁移到此,开始半农半牧的生活,与这里的人家和睦相处、结成姻亲,逐渐形成200来人的大家庭。”

  在塔布赛村的老门旧户孟家,看到了孟家代代相传、保存完好的孟氏家谱。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孟氏家谱,清晰地记载了孟家到塔布赛村后世系繁衍的轨迹,是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民俗、人口、社会等,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如今的塔布赛村,交通四通八达。全村总人口2360余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和黎族。这里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风致,朴实的乡土民情,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

  乌兰夫故居

  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位于塔布赛村的乌兰夫故居。这是一座典型的18世纪我国北方地区农家合院民居建筑,现存正房、东西厢房、碾房、磨房等26间房。

  1906年12月23日,乌兰夫出生于这座农家大院,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29年,乌兰夫从莫斯科回国后,在家乡开展党的地下革命工作,发动群众,积蓄革命力量,经常在家中召开秘密工作会议。

  乌兰夫故居共展出文物40件、照片92张、文献资料28件,还辅之展出土默特民俗用品35件,并结合图表、绘画、实景等,生动地展现了乌兰夫的童年生活和他以家乡为中心开展党的地下革命工作的事迹。

  塔布赛村党总支书记章小怀介绍说:“1941年,乌兰夫故居的大部分房屋被日寇烧毁,仅留3间正房。1987年,故居由土默特左旗政府修复。1991年,故居得到重新修缮并对外开放,同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兰夫故居现已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每年来乌兰夫故居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百年老宅的记忆

  古民居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散发着一个地方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气息。

  在距塔布赛村委会东南不远处的小巷里,有一处300余年历史、土木结构框架的古民居,虽已破旧,但其木质的窗棂、房檐、天花板、门槛等,保存较好。院落较为宽敞,共有3间正房,一房一门。东侧存留1间土房,西侧也有1间土房与牲畜圈舍并排。房屋土墙厚实保暖,墙体有1米多宽。

  “这是塔布赛村最早建造的传统合院民居之一,是清代王姓人家到此就地取材建造的,之后经过多次修缮。老宅的柱、梁、椽、檩等历经几百年依然结实。西房火炕边的炕围画为70年前绘制,极为珍贵。老宅古朴的窗棂、厚实的土坯墙、素雅的炕围画、斑驳的天花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章小怀介绍说。

  75岁的王家后人王银祥和老伴温枝荣依然居住在王家老宅。王银祥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天花板”的故事:正房里的天花板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天花板和房梁之间有半人高,板子厚而且非常结实,其中一块板子可以抽拉关合。民国时期,土匪隔三差五来骚扰村民,天花板里就成了妇女孩子躲藏的安全之所。天花板里同时可容纳两三个大人,当时抓壮丁,这里也救了不少村民。

  塔布赛村古民居的窗棂,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窗棂即窗户上的雕花格子。王家老宅最早的窗棂是竖向排列的棂条,中间有2条横棂,窗背糊纸。后来的窗棂的棂条横竖成方格、长方格,窗棂正中间通常贴着特色鲜明的窗花。仔细欣赏王家老宅的窗户,古朴而精致,工艺虽简单,但简朴中见精巧。

  留住古老传统民俗

  在塔布赛村,有一种特有的民间民俗活动——农历五月十三日传统庙会,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传统庙会民俗风情浓郁,表达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的愿望。每到庙会,这里就商贾云集,异常热闹。

  这里的民间社火表演具有地方韵味,既有塔布赛村传统的“车车”“桌子火”表演,又有高跷、旱船、龙灯、抬阁、脑阁、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每到元宵节前后,村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点燃旺火,迎接社火表演队伍。塔布赛村秧歌队的表演颇受村民们的喜欢。在这里,一些古老的民俗活动得到保护和传承,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几十年前,每到正月十五,十里八村的村民就在塔布赛村的古戏台和古庙之间点燃许许多多的‘灯碗碗’,祈愿子孙满堂、家庭安康。‘灯碗碗’就是油灯,‘碗’由木头雕成,其中间放进去由萝卜做成的碗,然后在里面插上灯芯、放满麻油,这是塔布赛村传统的祈愿油灯。遗憾的是,古戏台和古庙早已不复存在,‘灯碗碗’也逐渐被灯笼代替。” 南云飞说。

  在塔布赛村史馆,当一位村民用土默川方言介绍农耕犁、灯笼、手钻、月饼模具、风箱、石磨等一些老物件和传统农具时,让人仿佛看到了古村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画面。这些民间老物件都是从村民家里收集的,反映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基本风貌和纯朴的民俗民风;在塔布赛村的“妇女之家”,展示的 “面人人”、民间布艺品、剪纸、窗花等都是塔布赛村代代相传的民间传统技艺,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民间技艺是百姓的智慧与结晶,是民俗的融合与体现,更是这里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塔布赛乡干部席雍说。

  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保护古村落,不仅要保护好其外在风貌,还有精神内核,因此提升古村落的人居环境非常重要。前年,塔布赛乡启动民族文化精品村(塔布赛村)工程,之后实施了传统村落塔布赛乡塔布赛村建设项目。通过改造150户危旧土坯房,重新铺设自来水管网,以及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这里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打造以乌兰夫故居为核心的旅游文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开发古村落的旅游文化资源,去年4月,塔布赛乡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示范园区包括花葵园、苜蓿园、薰衣草园、葡萄园、经济林采摘园,以及一个红色革命教育培训基地。”席雍介绍说。

  “利用当地古民居、民间民俗等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以乌兰夫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这一重要品牌。”席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塔布赛村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观察·巴彦淖尔
   第05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6版:质量报告
   第07版:内蒙古公安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炕围画
春晖脉脉 古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