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粉彩杏林春燕赏盘

  □李喜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这是由北宋文学家晏殊创作的《破阵子》中的句子,诗人借助燕子、梨花、碧苔、黄鹂、柳絮、池塘等意象,向人们展示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人美不胜收。而在瓷器上“杏林春燕”图案却是用来祝贺金榜题名。

  民国粉彩杏林春燕赏盘,口径25.5厘米,敞折沿、矮圈足,盘型周正。盘心绘杏林春燕图,一棵柳树,沧桑挺拨,绿意浓浓,枝叶茂盛,翠绿柔韧。两枝杏花,争芳吐艳,绿叶红花交相映衬,似乎有微风吹拂,飘来缕缕花香。两只小燕子比翼双飞,窃窃私语,像是在欢庆春天的到来。此盘色彩淡雅,绘画精细,胎质细白坚致,釉面光洁莹润。

  燕子外形俊俏,飞舞轻盈,欢快勤奋,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古代艺术品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南宋词人史达祖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写出了小燕子娇小可爱。

  相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燕子”意象而言,古代艺术品和工艺品中的燕子,不仅表现方式完全不同,其寓意也往往大不一样。有时候燕子只是一种表面的纹饰,而作品的内涵却与燕子无关。以杏花和燕子组成的图案,名为“杏林春燕”,表面上看,似乎是表达春光之美好。实则不然,“杏林春燕”是一个科举时代的典故。在唐代,每年春季由尚书省礼部主持全国科考,举子及第后,还要通过吏部的考核才能任职,称为“铨试”或“关试”。放榜之日,新科进士便在长安曲江杏园举行聚会,设宴游乐,称为“杏园宴”或“杏园探花宴”,后来这个场面在艺术品中演变为“杏林春燕”图。为何演变为“杏林春燕”?前面三字,“杏”与“幸”谐音,“杏林”象征有幸上榜者,“春”代表“春闱”,即春天举行的京城会试。以“燕”代“宴”,原因有三:一是燕子秋去春回,是春天的象征;二是“宴”与“燕”谐音;三是以“燕”代“宴”,在画面上更有诗情画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收藏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粉彩杏林春燕赏盘
《荷花》
一件青铜戈 牵出秦汉广衍城
龙凤戏珠纹剔红圆盘
红缎绣花尖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