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影的瞬间 定格的历史

——思勤新闻摄影艺术价值赏析
  ◎白兰

  巴义尔(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观点、倾向、高度,是一个记录者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作品的灵魂。思勤先生开始摄影的时代,中国的新闻摄影技术还不算发达,记者更是稀缺。唯此,思勤先生的记录更显弥足珍贵

  2017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期间,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巴义尔见到了年逾九旬、精神矍铄的思勤先生。老人家拿给我们的除了“思勤新闻摄影展”宣传册《影像的力量》外,还有整理好的一沓照片。“身临其境的直观、纪实、新鲜和生动,这就是新闻摄影的魅力。”巴义尔看着思勤先生拍摄的照片有感而发。

  时光的云朵漫布在草原、森林和蓝天上,随风飘舞,时隐时现,悠悠远远,绵绵长长。在思勤先生拍摄的一幅幅照片中,内蒙古的气息点点滴滴如空气般萦绕在我们的身畔。

  在思勤先生的镜头中,朱德、周恩来、贺龙、聂荣臻、叶剑英、李维汉、乌兰夫等国家领导人的气质与光彩、朴实与亲切如昨,就这样穿越时空呈现在你的眼前:欢腾的包钢工人中挥舞着礼帽的朱总司令;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的周总理;在丰收的呼和浩特市郊蔬菜基地,与农民兄弟在一起的贺龙元帅;锄头撂在脚边、席地而坐、与土默特蒙古族老农促膝交谈的乌兰夫……还有嫩江上的达斡尔放排人、制作大轱辘车的达斡尔工匠、等候表演的海拉尔幼儿园的各族小朋友、“蒙古包托儿所”里坐在老爷爷怀里的幼童和吃着奶豆腐的小妹妹、缝纫机前的妈妈、草原上的驯马者、行走在沙漠中的乌兰牧骑、制作蒙古象棋的老人、草原上的北京知青、西乌珠穆沁旗那达慕上的小骑手、乘船渡江的采风艺术家、炼钢炉前跪地喝水的工人师傅、呼和浩特绥远图书馆、归绥市旧城大北街、呼和浩特火车站、归绥市新城鼓楼……600多张照片见证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记录了内蒙古各个重大历史时刻,展现了内蒙古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在思勤先生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工人、农民、牧民、猎民、干部、医务工作者、艺术家、教师等内蒙古各行各业工作者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时间跨度60多年、区域横跨内蒙古所有的盟市,思勤先生的摄影作品其价值和文献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久久停留在这些记录着岁月光影的照片上。

  巴义尔说,看思勤先生的作品,会让你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时光的魅力。包钢的钢花每天都在闪烁,而周总理的剪彩让那瞬间的钢花变成“永恒”;敖鲁古雅的冬天是童话世界,而猎民和驯鹿使其更添活力;达斡尔的放排早已成为历史、呼和浩特火车站也不知翻建了几次。时光淡远了许多人和事,但思勤先生却用他手中的相机,让他们得以重现。“时间产生价值”,思勤先生的作品距今越久,存在的意义就越大。

  额博(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为时代留影,为人民照相,思勤先生用生命书写着热爱的摄影事业,用影像见证和再现了中国北疆内蒙古的日新月异

  思勤先生说:“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运用艺术手法把握经典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谈到名为《历史的瞬间》那幅照片,那次难忘的采访经历,60年了依旧是思勤先生挥之不去的记忆: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来到鹿城包头,视察草原钢城的建设。“当时我既高兴又紧张,既荣幸又觉得身肩重任”“总理不停地向人们招手致意,当他紧握着第一代蒙古族炼铁工人呼尔勒宝音的手,关切地询问矿山的环境、设备和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时,我连续拍了几张。当时只顾抢镜头,边拍照边后退,手中没有广角镜头,闪光灯突然不曝光了,太遗憾了!”“这张没曝光的照片一直没敢拿出来,2000年为了摄影作品展,才找出这张感光不足的底片。可当把它放大成1米的尺寸时,我却惊奇地发现这张底片当年是可以见报的,竟被我当废品浪费了40个年头。”缘于2017思勤摄影展中那张“马背上肩挎摇篮的女性”的照片,有姑侄两人拜访了思勤先生,其中一位是照片中马背女人的女儿,另一位是照片中摇篮里的孩子的女儿。她们拜访老人回来后感慨地说:“思勤老先生那么谦虚那么好,现在仍然非常关心鄂伦春的发展情况,还为自己已不能再拍摄鄂伦春的新闻照片而遗憾。”我们访问思勤先生时,他谈到了采访鄂伦春旗成立大会时的艰辛。思勤先生说:“1951年时,去鄂伦春根本没有车,路时有时无,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借了个马车出发了。”老人介绍同行者时说:“有位女同志是呼纳盟(现呼伦贝尔市)派去的代表团成员,由于没赶上团的活动,就跟着我一起去了。随行的还有一个从抗美援朝战场上慰问归来的女兵,路上的几天我们可真是风餐露宿、尝尽了辛苦!”“回来时只有我一个人,车上装了一截木头,下坡时压车用,相当于刹车闸了。”思勤先生的笑容里流露出奋斗无悔的欣慰。

  流淌的岁月,激昂的青春。一路走来,思勤先生经历着艰辛,也收获着美满。思勤先生的作品《猎获》《驯马》《历史的瞬间》《八月的草原》《山里人大饱眼福》《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德胜沟石门》《秋实》《篝火》《古树幼苗》《叫劲》《猎民新村》《酣睡》《烟腾霞蔚映山村》等等,在《中国摄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画集丛刊》等多家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他是内蒙古摄影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也曾作为中国摄影家代表团成员出国考察。从事新闻摄影60多年,思勤先生拍摄的新闻照片和艺术作品,在历届内蒙古自治区、华北五省、全国五个自治区联展及全国性摄影展中均入选展出。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60名老艺术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思勤先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达斡尔族艺术家;2014年思勤先生获得内蒙古“摄影终身成就奖”,2015年荣获乌兰夫基金“民族文化艺术杰出贡献者奖”。

  那日松(著名策展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的影像见证者,91岁的思勤老先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看他的作品,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跟随他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一个摄影家一定是一位人性的见证者,在思勤先生拍摄的照片中,无论伟人、官员、明星、普通人,都闪烁着伟大而生动的光芒,这一点珍贵而重要

  思勤先生动情地说:“火热的时代,给了我新闻摄影的机遇;伟大的人民,给了我新闻创作的激情;丰富的文化,给了我摄影和创作的平台。”在思勤先生拍摄的一幅幅生动的影像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无比珍贵的朴素、优雅,还有火热和勇敢。

  影像问世至今已走过百年时光,摄影者最大的责任和挑战,是谦卑而仔细地观察、发现拍摄对象的最佳特质,并将之准确地表达出来。广义地讲,任何形式的摄影都是记录。而单纯强调色彩、线条以及过于抽象的表达方式,不太适合新闻和纪录类摄影,新闻摄影是历史、事件、人物的记录和诠释。静止的照片有它们特有的影响力,当它们被凝视,它们能够引发回忆和思考,它们是“经典瞬间”最真实的见证和记录——这就是影像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思勤新闻摄影艺术价值赏析
~~~——许廷旺和他的动物题材小说
~~~——《小窗幽记》读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影像力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光影的瞬间 定格的历史
以童心守望草原
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