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辉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居繁衍着一群可爱的自然精灵——丹顶鹤,有一群年轻人自愿成为它们的守护者,呼伦贝尔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环境科学班的聂鑫鑫就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
从大一开始,聂鑫鑫就一直跟随绿色北疆青年环保志愿者协会参加鹤类保护活动。3年来,他以一颗炽热的心坚持做着这项工作,从未放弃。
聂鑫鑫经常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背着设备深入湿地实地考察,深入苏木嘎查的牧民家里了解鹤类生存环境现状,做好调研记录,为相关机构开展鹤类保护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草原上的牧民家之间都离得很远,往往从这家到那家得走上十几二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聂鑫鑫和志愿者们顶着烈日一户一户地去拜访,从不喊累。3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辉河湿地700多户家庭,对2000多位牧民进行了鹤类保护方面的科普教育。
聂鑫鑫和志愿者们还走进周边的中小学校进行环保宣传,在海拉尔区谢尔塔拉中小学素质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向600多名学生宣讲了环保知识。
2016年,聂鑫鑫组织拍摄了环保公益微电影《水精灵》,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节水主题微电影大赛,荣获优秀奖。面对荣誉,他说:“我只是想让更多人关注生态,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
2017年暑假,聂鑫鑫以“自己的家园自己不保护谁来保护”为主题,组织了一支20人的调研队伍跟随学校的老师来到额尔古纳湿地,进行环境调研。调研期间正值盛夏,不仅条件艰苦,还得忍受蚊虫叮咬,但是他们坚持完成了任务。返校后,他身上留下了很多被蚊虫叮咬的伤疤,他一点儿都没在意,只是说:“为了地球母亲不受伤,我这点儿伤不算什么。”
他和绿色北疆青年环保志愿者协会为额尔古纳湿地管理局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调研数据。由于表现出色,聂鑫鑫被学校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被自治区环保厅授予“环境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每当残雪消融,丹顶鹤“呦呦”鸣叫着飞过湿地,聂鑫鑫知道,他亲密的伙伴们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