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首列中欧班列启程

中欧班列始发现场。 本报记者 梁亮 摄
  □本报记者  梁亮

  “呜!”一声火车鸣笛响彻在呼和浩特沙良物流园区上空,在“哐当、哐当”声中,列车沿着蜿蜒的铁轨驶向了远方。

  时间定格在9月4日上午10点30分,呼和浩特首列中欧班列在沙良物流园区鸣笛启程。历史性的一刻在众人的欢呼雀跃中被见证。

  这列中欧班列全列编组41个集装箱,满载着由上海和旭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总价值约1000万元的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从呼和浩特发车后,将沿临策铁路出发,途径甘肃、新疆等地,从阿拉山口出境,跨越丝绸之路沿线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奔赴9000多公里,历经15天后到达中欧目的地,比海运缩短近20天行程。

  内蒙古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连八省区,作为祖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此列班列的开行,对自治区、对呼和浩特市、对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呼和浩特始发的首列中欧班列,本次班列的开行是对‘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贯彻落实,是和林格尔新区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开行仪式上,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郝党政音调铿锵地说,这一线路的开通,不仅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优势产品开辟了一条通达中亚、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也将带动呼包鄂及周边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回望2016年3月25日,那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第一列从我区始发的中欧班列——满洲里至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班列成功开行。随后,赤满欧、通满欧、乌兰察布至阿拉木图等班列相继开出。“本土化”的通欧班列驰骋在“新丝路”上,连续不断地写下了更多共荣、共享的精彩故事。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区已开行中欧班列线路12条(包括2条返程线路),其中,常态化运行线路6条。去年1—11月,由我区组织开行中欧班列75列(返程11列),累计运送6744标箱,货值1.9亿美元,开行班列数量已超过2016年全年的2倍。“本土化”中欧班列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圆了内蒙古人跨越大陆握手的梦想。

  “我们可是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分子!”在呼和浩特首列中欧班列开行现场,钦盛工贸有限公司集宁分公司经理黄建华说,有了中欧班列,世界真的变小了。班列不但将运输时间缩短了十几天,还能保证运抵时限,旺盛的需求更是让咱内蒙古始发的班列一趟接一趟。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自治区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也迅速发展,物流需求更加旺盛。”中铁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外经集团负责人说,“未来,我们还将开行更多常态化、优质化班列,不断完善中欧班列的市场体系,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打造与当地产业特点相结合的枢纽基地,进一步服务我区相关产业,建立沿线国家有关机制,继续推动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往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呼和浩特首列中欧班列启程
监管创新营造创业营商环境的“碧水蓝天”
闻天下
强化人才支撑, 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我区首条装配式 地下综合管廊顺利完工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