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人才支撑, 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付东梅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投入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产业结构。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竞争从过去的拼产业、拼资本转向拼人才,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什么层次的产业、多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人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对于内蒙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区目前人力资源配置依然不能满足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及创新基地中,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领域占到56.7%,战略性新兴产业只占33.7%,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不高,“选、引、育、用”全链条人才的生态仍需优化。2017年以来,多个城市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这表明支撑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内蒙古亟待在人才鼓励政策方面有大力度创新,在引才、用才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精准聚焦的引才工程。调整已有人才工程支持范围,聚焦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和管理需要,加强与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对接,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成果的人才团队。大力引进海内外内蒙古籍优秀高层次人才、团队和企业家,扶持奖励其通过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等方式创新创业。

  二是建立灵活开放的柔性用才机制。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园区和企业设立“万人计划”专家工作站,吸引专家来我区开展创新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到市县域挂任科技副职的激励措施,拓展基层借智借力渠道。鼓励用人单位通过薪酬补贴、项目资助等方式灵活使用“候鸟专家”。畅通人才在不同体制间的流动通道,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身份编制、职称评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三是建设实用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职高校加强现代能源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新兴交叉专业建设,财政对新工科专业课程开发、师资培育、实训基地建设等给予重点保障。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企业生产对接国际标准。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呼和浩特首列中欧班列启程
监管创新营造创业营商环境的“碧水蓝天”
闻天下
强化人才支撑, 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我区首条装配式 地下综合管廊顺利完工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