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开设了蒙古民族班,开展了马头琴、手工毡坊、鹿棋社、蒙古象棋、蒙古族饮食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活动。
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张小羽老师说,其中马头琴特色校本课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一门乐器,它历史悠久、音色圆润、低回婉转,尽管入门很难,但是因为喜爱,同学们坚持将每一个把位拉好。民族班学生以蒙古族为主体,还有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了民族文化。还开办了各种民族特色活动课,如马头琴班、蒙古鹿棋班、民族手工艺班、民族舞蹈班、合唱队、民族服饰表演队等。
民族班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一直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在民族艺术教学中,让学生“唱唱、跳跳、画画、剪剪”,在学与玩中感受民族艺术之美,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接受纯蒙古语授课的来自四个年级51名学生。孩子们在民族班不仅可以接受蒙、汉、英三语教育,还可以学习到少数民族音乐、绘画以及民族文学等艺术特色课程,这为他们更好地传承本民族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所学校有着其他学校没有的课程设置,如民族文化、蒙古象棋、马头琴等校本课程。
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在巩固原有成效的基础上,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进一步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丰富课程资源,使民族校本课成为学校特色建设强有力的载体。
开发教材,让特色教育成为有本之木
落实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组建了以体艺教师为骨干的校本课程施教团队,并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朝克教授等知名专家和非遗传承人杜拉尔、民间艺人红艳到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实进行专业指导。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该校先后选派多名骨干教师远赴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察布等知名学校参加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定期召开教材编写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教材的每个章节、每个要点都进行反复斟酌、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学有所长
在创建民族特色校本课的实践中,该校逐步探索出“面线点”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周一到周五,每到民族特色校本课时间,校园内处处都能听到悠扬的琴声,朗朗的蒙古语读书声,叮当声、加油声洒满整个校园。
特色教育,让全体师生绽放异彩
该校自开设民族特色校本课程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更浓了,蒙古语和蒙古传统文化很自然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闲暇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弹奏一段小曲和同伴、家长分享;学校组织的创意民族手工毡房展示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艺术展演活动上斩获大奖,很多同学由此变得更加阳光自信,言谈举止更加得体。同时,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展还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