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兴安脚下,阿伦河畔,稻谷飘香,沃野流金。迎着丰收的喜悦,笔者走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粮豆硕果累累,农民们张张笑脸洋溢着收获的幸福……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借助国家农村改革试点的契机,阿荣旗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体系改革,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全旗现代农业发展活力迸发,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土地有了“证” 规模经营有钱挣
“今年我们的粮食产量预计可达42亿斤,创1998年以来历史新高,13亿多中国人每人可分3斤多粮食,是阿荣旗22万农民向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的一个献礼!”这是阿荣旗委书记栾天猛在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的答笔者问。
根源何在?在丰收的田野里,旗委书记栾天猛介绍说,自2014年起,阿荣旗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了“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和“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两项股改试点任务,对农村承包土地进行确权登记,引进第三方经营主体进入一产,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改革所释放出来的活力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业丰收的新动能。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建立之后,又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历史性深刻变革。为此,阿荣旗借助成为国家农村改革试点的契机,率先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体系改革,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重点打造了农业农村九大改革平台,扎实抓好改革试点工作,以确权登记为抓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化。对农村承包土地进行确权登记,完善登记制度,引进第三方经营主体进入一产,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还权赋能于民。
呼伦贝尔瑞盛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和阿荣旗农牧业部门的支持下,2018年集中规模流转了霍尔奇镇的那克塔、横道、立新等8个村的6.2万亩土地经营使用权,首轮期限3年。公司聘用第三方农机合作社农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对所有耕地实施高科技托管式经营,集中种植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
公司负责人宫瑞介绍,从农户手中流转的每亩耕地租金为每年400元左右,合同一次签3年,农户连续3年都能获得固定的租金,所有风险都由公司承担。农忙时节,公司把农户优先返聘回来,这样农民还可以再获得一份工资性收入,每人每月工资收入可达4000多元。
农民赵志刚家70亩耕地流转给公司,现在给公司开车,一年纯收入四五万元。“今年政府给我们耕地发了‘证’,又引进企业高价流转,我在公司打工,一年收入顶两年!”
阿荣旗农牧业局副局长邓延东介绍,按照通常的流转交易,每亩地一年租金也就200多元,经营大户流转农民土地的租金一般高于通常流转价格100——120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一大份额的收入。而且土地集中流转后,对于农户,生产资料和机具都不用投入,解放了劳动力,还可以通过其他产业上的经营得到更多的收入。
以土地流转为基础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引导农业由分散粗放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是阿荣旗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点睛之笔。该旗在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建设,从土地规划、资金扶持等方面引导和激励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原本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模式逐渐被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所替代,目前全旗多家农牧业公司、种粮大户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实行统一生产经营,同时组建多家农机合作社,引进世界先进全配套农业机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劳务经济等方式,实现了多渠道增收致富。
目前,阿荣旗为423万亩耕地发放了“身份证”,让6.7万户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全旗规范流转土地270万亩,其中20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达到151万亩,整乡镇流转4个,整村推进14个,全旗万亩以上的土地经营主体59家。组建、引进大型农机合作社55个。全旗13家农业龙头企业与5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吸附在产业链上的农户3.3万户,助农增收1亿元。
消灭“空壳村” 农民致富有信心
在完成土地确权工作的基础上,阿荣旗探索推广让农村资产变“活”的模式,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和批复方案的要求,以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基础,以股份权能改革为提升,确权赋能,初步释放改革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阿荣旗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等举措,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切实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该旗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旗、镇、村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资产和资源,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坚持一村一策,探索村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模式。
新发乡大有庄村将村里分散的4万亩耕地集中流转给呼伦贝尔风华农场有限公司,除土地租金外,村里收取每亩地3元的服务费,村集体账户当年就增加了12万元。
向阳峪镇松塔沟村把原有的46栋村集体果蔬大棚,以每栋2000元租赁给种植户,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强大,才能放手去为农民做更多的事情,资金可以用于扶贫、公益事业、发展经济等,让老百姓们都看到了新希望,也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发展的热情。”松塔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保森感触颇深。
目前,阿荣旗全面完成了148个行政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成立了148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界定成员20.2万人,配置股份111.2万股,发放股权证书7.7万本。全旗148个行政村全部摘掉“空壳村”的帽子,实现经营性收入全覆盖,收入总额超过1000万元,资产总额达到6.2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06亿元,为农村发展增添了强劲的新动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坚定。
今年阿荣旗继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扶贫农牧场5个,产权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台账,每个扶贫农牧场饲料基地两万亩,实现种养结合,每年在村集体收益中提取30%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旗扶贫农场建设已完成选址和初步作业设计,与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完成了9046头购牛协议。预计到2020年,建设扶贫农场总数达到15个,饲养优质品种基础母牛4万头以上,每个村的集体经济收益达100万元以上。
“三产融合”妙
深化改革见成效
金秋时节,走进阿荣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机声隆隆,收获的喜悦洋溢在大家的脸上。
在耕地质量监测点的田间,一台台自动监测仪格外引人注目。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平翠枝告诉笔者,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作用相当大,无论是土壤墒情还是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所有情况,它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还能够实时把数据上传到推广中心的大数据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随时监测到田间作物的基本情况。
全电子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设备、高清球形摄像头、太阳能供电系统……监测点内的高科技设备一应俱全,每个监测点被清楚的分成十几块,包括自动监测区、耕地质量监测区、培肥改良试验监测区三部分。其中自动监测区主要开展田间农业气象监测,掌握土壤墒情。耕地质量监测区设置了9个对比区域,以监测不同施肥方式和秸秆还田对耕地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地表墒情以及地下40厘米土壤的墒情随时都可以查看,一旦需要喷灌的时候马上安排人员进行喷灌,发现病虫害时立即进行除虫作业。目前已经在全旗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了16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平翠枝介绍道。
在农业经营体系改革过程中,阿荣旗不断加快融合发展,构建了智慧农业感知、现代科技支撑、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新型农民培育四大支撑体系。现代科技应用在智慧农业上的成功范例就是其中的智慧农业感知体系。现代科技支撑体系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聘请国家产业技术研发团队,进行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农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依托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踪。新型农民培育体系依托音河乡富吉村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民讲习所、田间学校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培训载体,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阿荣旗结合以上四大体系的建设,抓基地,引企业,以链条化、融合化的思维,推动肉、玉米、大豆、高粱、甜菜、马铃薯、中草药七大板块产业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目前,围绕七大板块引进建设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国华有机甜糯玉米加工、凌志薯业、燃料乙醇、混合饲料、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产业化项目,真正实现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融合发展的“接二连三”模式,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阿荣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大农业、大生态”的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让生态系统里的各个生态部分发挥应有作用。围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耕地轮作、节水灌溉、旱改水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生产效能,确保绿色生产、高效生产。
走进呼伦贝尔肉业集团,肉牛屠宰车间内衣着整洁的工人正在将产品精细分割小包装冷冻,新上马的150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已经投入试车,一辆辆满载产品的冷藏车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集团总经理程学新介绍说:“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的‘中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现在正是企业的加工旺季,我们有信心把肉业集团打造成为百亿元全国肉业领军企业,把阿荣旗打造成为呼伦贝尔市肉业基地核心。”
放眼阿荣大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项项改革发展实践,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大海扬波,风帆启航。阿荣旗,正全力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