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地移动养猪 肥土播绿致富

工作人员添加饲料。
工作人员查看猪的工作情况和长势。
  □本报记者  郭洪申  实习生  胡建华  白丽艳  摄影报道

  在开鲁县东来镇东来村西南方向5公里外,有2个林间沙地养猪场,养猪场每移动一次,这片沙地就会惊奇地变成一片绿色。

  沙牧豚养殖基地总经理王晓亮介绍说,我们把这些猪叫工作猪,因为在育肥的过程中,它们是要工作的,就是把土拱松软,把粪尿留下,还要播下种子,目的是沙地改良、荒漠绿化。这些猪吃的是以玉米秸秆、玉米面、豆粕、麦麸、纳豆等配比的发酵料,据检测,影响猪肉味道的肌苷酸含量是传统圈养猪的6倍以上。

  据悉,电子围栏和可移动圈舍为工作猪圈定活动范围,按50头猪一亩地放养3至4个后,移栏转圈、猪群转场。大约一个月左右,放牧区昔日满目枯黄的沙地变身绿油油的草地。

  2018年,2处养殖基地共存栏生猪400头,出栏180头,收益近12万元,改良沙地近20亩。王晓亮为有机猪肉注册了“砂牧豚”商标,产品热销开鲁、通辽和北京多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内蒙古公安
   第10版:地方·旗县
   第11版:北疆大学生
   第12版:公益广告
阿鲁科尔沁旗:让爱心善举为乡村文明加分
■信息吧
智力比拼
沙地移动养猪 肥土播绿致富
海勃湾区首届区直机关“党组织书记论坛”开讲
居民自治+新时代文明实践破解社区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