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8月21日至22日
2019年,“国民才女”武亦姝因以613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而再一次被推上各大热搜。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武亦姝长发披垂,柳眉凤目,不仅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定神闲的谈吐向人们展示了“以诗词为心”玲珑剔透的个人魅力,更让观众领略中华文化之韵和诗词之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武亦姝现象”和《中国诗词大会》的爆红,也恰恰反映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的软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但是以精神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软实力亟需提升。因此,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重焕传统文化时代光彩,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精神力量,提升国民文化自信迫在眉睫。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文化是浸润一个民族的特有基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最为独特的标识,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对自身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年绵延不断的民族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在经历从文化意识的萌芽产生、文化元素的衍生发展、文化差异的冲突碰撞到文化形成的融合进化,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等过程,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维意识、价值理念等各个社会层面,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成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将传统文化上升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由此可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度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回望历史,我们有过百家争鸣繁华局面,有过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有过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的无限荣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赋予了中华人民泱泱大国的文化气度。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西学东渐、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冲击之后,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也进入了低谷期。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更多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就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观念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道德准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已经成为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团结奋进,从苦难走向辉煌。因此,厚植于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话语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从而增强国家在综合实力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传统文化应坚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曾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五大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地中海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栉风沐雨,历经坎坷连续走过五千年,至今仍保有强大的活性和能量?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中国传统文化因海纳百川、地承万物而博大精深;因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而源远流长;因底蕴深厚、推陈出新而独领风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积极入世、主动进取的有为精神,有着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但也有着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专制思想。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应秉持客观和礼敬的态度,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自觉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转化,用中国思维和中国智慧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重大问题,形成让国人和世人敬仰的中国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在坚持创新发展、各美其美的同时,还应坚持交流互鉴、美人之美,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原则。文明因多样而交流,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展开中国历史,有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壮举,也有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郑和扬帆远航七下西洋的千古佳话。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提升中国文化先进性,形成“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文化气魄,增强文化强国的勇气和信心。
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文化安全隐患,就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和普及传统文化,是需要政府、学校、媒体共同努力的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首先,作为政府层面,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和形成有利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和机制。
其次,从学校角度,应增加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比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秉持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精神原则,勇立时代之潮头,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有针对性地探索“思政+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通过开设诵读经典范文、诗词歌赋、传统曲艺等人文素养第二课堂,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还应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利用微课、慕课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呈现出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达到“耳目所及、润物无声”的作用。
第三,从媒体角度,应提供更好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积极探索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经典诵读》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节目,获得市场口碑与文化传播的双赢效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之路。作为中国人,无论我们是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有义务去学习、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者:魏广言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