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难闻的气味什么时候才能解决掉?”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南部城区居民对于“异味”的举报越来越多,这些“异味”的主要来源是位于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调查发现,阜丰公司自投产以来无组织排放工业废气长达数年,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及城区居民生活。2018年7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向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向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此案依法全面履职。提起诉讼后,阜丰公司投入2亿元引进新工艺,成功解决气味污染问题,实现了达标排放。
这是我区第一例大气污染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也是我区唯一入选的案例。自2015年我区被列为公益诉讼试点地区以来,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围绕首府生态特点,突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司法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用法治手段守护首府“生态美”。
重现碧水蓝天净土
“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区的殷殷嘱托。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南麓山区的哈拉沁小沟内,因私挖滥采造成生态植被严重破坏,对大青山生态保护、植被修复及下游呼和浩特市城区防洪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和威胁。2019年6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分别向新城区国土局、应急管理局、农牧水利局、林业局及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全面履行职责,恢复被破坏的哈拉沁小沟植被,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保护自然生态植被。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积极整改,在哈拉沁小沟内进行平整场地、绿化等生态修复、防汛工程综合治理工作。修复后,哈拉沁小沟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成为首府市民的又一游玩“网红”打卡地。
为满足环境公益诉讼办案需求,达到以法治手段助推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科技化助力”首府生态检察新模式。坚持“刑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三检合一的办案模式,注重刑事打击的同时,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补植复绿、修复生态”的主体责任,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助力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截至目前,修复被损国有林地398.4亩,补种各类林木3600余株、300余立方米,督促污染企业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进行环保技术改造,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在服务和促进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回应了广大群众对绿水青山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深化生态领域专项行动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沿黄地区既有草原、湿地、湖泊,又有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作为黄河流域流经的重要城市之一,着力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
2018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按照高检院及自治区院要求,部署开展“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针对黄河沿线乱堆、乱采、乱排、乱建行为,促使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2018年8月,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呼和浩特市黄河蒲滩拐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存在无相关防污措施养鱼塘、农家乐餐饮等影响水源地环境的问题。调查取证后,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向托克托县环保局、河口管理委员会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黄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托克托县环保局、河口管理委员会采纳检察建议后,积极履行职责,取缔黄河蒲滩拐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无相关防污措施养鱼塘1处;将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无相关防污措施养鱼塘5处全部流转,不再养鱼。
在“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中,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诉前检察建议12件,清理27家黄河沿线违法排污商户,督促治理被污染水源面积57.58万亩,督促22家污染企业进行整改,督促水源地周边3家不合规养殖场进行整改。
除此之外,针对土地面源污染等问题,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全市“乡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稳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整治,督促修复受损耕地693亩,清理固体废物 11500平方米。在“保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中,针对保护区内破环生态资源的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件,督促关停、清理违法企业,消除污染隐患,以专项行动推进生态领域高水平保护。
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是大自然对我们最好的馈赠,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当我们为青城美骄傲时,这背后离不开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为守护“生态美”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一份努力。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同时,努力探索将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从而实现司法力量在惩罚犯罪、保护环境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