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要把握好主导产业选择、经营主体和发展方式选择、支持政策选择,打牢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
●两线合一、精准识别,城乡一体、政策共享,从实际出发,可持续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扶贫先扶志,治贫必治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发挥集体经济的保障作用
□索轶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随着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贫困户的称谓将只作为一个历史名词而存在,但相对贫困现象不会消除,弱势群体仍然存在,仍然需要扶持救助。同时也可以预见,特殊时期内高强度集中投入的扶助模式会有所调整,转而会进入常态化、普惠式,更多依靠制度设计实现“弱有所扶”的扶助模式。
打牢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如果说脱贫攻坚重在减贫、乡村振兴重在致富,那么产业发展就是衔接二者的纽带桥梁。以内蒙古阿尔山市为例,作为传统的林区城市和新兴旅游城市,阿尔山的农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打牢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主导产业选择。产业扶贫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尔山最大的市情,也是最可宝贵的财富。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保护好发展好绿水青山,进而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阿尔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扶贫产业发展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一是围绕旅游发展特色种养业。阿尔山耕地草场面积较小,农作物单产不高,难以做到以量取胜,要坚持为旅而种、为旅而养,引导农牧民围绕满足游客吃、喝、游、娱、购的需求,发展特色种养业。二是围绕生态保护建设发展苗木花卉产业。阿尔山林区居民有种苗种植经验技术,这一产业也很有市场前景。关键是要调整种苗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集观赏及绿化于一体、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有市场需求的树种,合理发展果树、木本花卉、中药材等经济林产业。
经营主体和发展方式选择。目前阿尔山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缺少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组织不足、流通渠道不畅成为制约生产经营增收的痛点。因此,应着力培育发展农牧民合作社,着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提升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龙头企业提升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特别是要围绕生产、加工、输出这3个环节,把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牧业,把管理、信息、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植入农牧业。
支持政策选择。从调研情况看,最受贫困户欢迎的政策是产业借款和小额扶贫贷款政策。产业借款虽然金额不大,但放款方式简单,贫困户免费使用,产业发展好的还有奖励。小额扶贫贷款对解决农牧民生产经营启动资金、流动资金意义很大。目前,这两项政策主要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下一步贫困户将全部退出,但两项政策还应继续坚持,而且应扩大到所有有发展生产意愿的农牧民均可享受。考虑到控制风险和减轻财政负担,可以对政策进行微调,比如实行灵活的担保方式、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引入商业再保险分散风险等。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两线合一,精准识别。一直以来,低保和扶贫都有自成体系的识别标准和认定程序。国家强调要加强低保和扶贫政策的衔接,做到应保尽保。脱贫攻坚期结束后,应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尽快将低保线和相对贫困线统一起来,将低于这一标准的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同时,针对过去层层分解下达扶贫指标存在的识别不精准弊端,应建立自下而上、以村组识别为基础、乡镇市县复核的识别体系,保证识别精准度。
城乡一体,政策共享。目前脱贫攻坚工作针对的是农村牧区的贫困人口,而城市困难人群主要依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困难群体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且生活成本较高,其困难程度甚至超过农村牧区贫困户。因此,在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应重点考虑对城镇困难群体的帮扶。为此,应加快建立城乡一体、政策普惠的体制机制,统一根据贫困程度、而不是居住区域或户籍来精准施策。
从实际出发,可持续发展。民生工作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政府主要是保基本,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从脱贫攻坚实践看,一些地方确实存在脱离实际盲目拔高标准的问题。针对这些,在2020年后有必要对现有的政策进行调整完善,以实现帮扶的可持续。比如,对大学新生的教育资助应纳入所在学校的助学保障体系,结合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实现多元化帮扶,改变目前每年1万元的简单资助方式。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要做好对相对贫困人群的宣传、教育、组织、培训工作,比如创办农民夜校、讲习所等,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动员更多群众投工投劳。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总结推广脱贫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
治贫必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坚持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大事,健全完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要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给予特殊关爱,防止他们厌学辍学。要特别重视加大对低收入人口生产及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开展有针对性的、适用实用的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
发挥集体经济的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集体经济强了,可以有效分担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帮扶贫困人口、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保障。针对当前阿尔山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的现状,一是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阿尔山的村集体多数没有自己的土地草场,但是有多年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可以委托集体运营,所得租金、股金收入作为集体经济积累。二是探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动员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或种养殖大户从生产经营收入中向村集体缴纳一定比例或数额的资金作为公共积累。三是发挥好村级光伏电站的作用。村级光伏电站的产权归属村集体,发电收益可以用来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四是强化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产业的持续发展、集体经济的壮大、调动农牧民积极性都需要有村级党组织的积极参与。要把有事业心、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充实到村两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总之,在“后扶贫时代”,应继续坚持开发式和保障式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完善制度、完善机制,实现对相对贫困人口的常态化、长效化扶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
(作者单位:自治区政府督查室、自治区派驻阿尔山市脱贫攻坚工作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