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乌海:“快递进村”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乌海4月26日电  (记者  于海东  实习生  路静 )4月24日,乌海市举行邮政、快递、供销社三方合作下乡进村签约仪式,标志着乌海市“邮政快递供销三方合作下乡进村”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到2020年底,乌海市农区将实现“快递进村”目标,比全区2022年基本实现“快递进村”计划提前2年完成。

  签约仪式上,乌海市邮政分公司与乌海市供销社合丰电子商务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还分别与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百世、顺丰、京东、德邦、苏宁、宅急送等10家品牌快递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三方将以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和供销合作社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基础,开放乡镇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村级供销e家电商服务站。开展邮政快递供销社三方下乡进村合作,快递企业进村快件统一集中至邮政公司,由邮政企业统一投递至建制村。

  目前,乌海市已经有一些建制村建立了快递网点,但仍有更多的村还未设立快递网点,居民仍需到就近的乡镇收取快件。不少快递企业负责人坦言,农村地区点多、面广、线长,且快递业务量与城区快递业务量相比非常少,快递成本高。乌海市邮政局局长姜国锋说,高昂的“快递进村”运输成本成为快递投递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难点所在。

  与此同时,乌海市邮政普遍服务营业网点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建制村,网络优势明显。乌海市供销社也先后建成乡镇基层供销社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13个,可为全市各行政村、涉农社区居民提供农产品储存销售、电子商务、农资与日用品供应、公共服务等各种服务。快递企业进村快件由邮政公司、供销社统一投递至建制村,则有效解决了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下一步,乌海市将在邮快供合作的基础上探索村级收投综合服务、镇级收投综合服务、区乡分拣运输配送一体化、市园区共建共享等合作模式,尝试推广交邮合作、警邮合作、邮供合作等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交通、物流、商贸、供销、商务、旅游、邮政、快递等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建农区快递物流生态圈。让快递网络成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入户等多元服务的渠道和桥梁,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论道
   第05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6版:市场监管
   第07版:地方盟市
   第08版:公益广告
一季度我区企业直接融资 同比增长143.98%
察右前旗贫困户领养240只“蒙古奶绵羊”
我区专利保险个人第一单 落地生效
太平庄村:“产业+就业”让贫困户端稳“饭碗”
校园书声起 春回学子归
赏春
全区气温快速回升 中西部旱情持续
巴彦淖尔市 政银企对接助力复工复产
要闻简报
五一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乌海:“快递进村”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