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忠启一家七口脱贫记

  □本报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  

  巴林左旗融媒体中心  董文达

  “为了孩子安心念书,我豁出去了……”巴林左旗林东镇土龙岗村脱贫户李忠启的妻子张文艳,纯真质朴的眼睛里透着坚毅。

  李忠启一家7口人,3个三胞胎孩子都上了高中,70多岁的父母年事已高,张文艳还患有腰间盘突出。3个孩子的读书的费用,再加上照顾老人以及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花销,靠仅有的4.5亩耕地收入就显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压得夫妻二人喘不过气来。

  “这个家怎么办,孩子们、老人们怎么办……”一切的改变,始于2017年巴林左旗全面推进“走千村进万家,建档立卡再核查”工作。林东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经过摸底排查后,将李忠启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镇村两级和帮扶干部了解他家的产业发展意愿和他家实际情况,因户因人施策。从此,他家走上脱贫致富路。

  靠种植玉米,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李忠启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依然选择到林东火车站附近采沙场干起看碎石机器的活,每月收入4000元,基本解决了平时开销问题。

  眼看生活有了起色,妻子张文艳就打起了种植蔬菜的主意。土龙岗村是林东镇近郊村,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蔬菜种植的脱贫主导产业。她说为了孩子安心念书,她豁出去了。她在庭院有2个春棚基础上,2017年又建了2个春棚,4个春棚1.2亩地,年收入18000元,加上0.5亩暖棚年可收入1万元,光蔬菜一项就年收入接近3万元。

  张文艳说,自从蔬菜大棚建成,就有村里的经纪人帮助卖,价格也合适,这下收入就稳定了,自己的日子也宽裕了,感觉日子也有奔头了。她还被村里聘为卫生保洁员,每月又增加收入780元。

  李忠启的父母早就不能再干庄稼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李忠启的父亲就想养点牛,挣点钱贴补家用。于是李忠启就从亲戚家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先后买了一大两小3头牛。为了养好牛,李忠启的父亲买来玉米秸秆小型粉碎机;为了掌握养牛技术,他让孙子在手机上网查询相关知识,还经常上本村养牛户李国家去请教、咨询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方法。去年,他家卖了1头牛,收入1万元,现在还存栏5头母牛,并都怀了孕。通过一家老小的努力,李忠启家2018年脱贫,逐渐奔上富裕路。

  脱贫不忘党恩,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在村两委换届时,张文艳还被选为村民代表,本村谁家有大事小情,她都热心帮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忠启、张文艳夫妇主动帮助村里摸排信息,轮流到村卡口执勤、测量体温和做劝返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观察·兴安
临河区现代农牧业尽显“科技范儿”
云闪
〖云吧〗
走入乡村田野体验农耕文化
李忠启一家七口脱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