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猪小白”成了养猪大户

◎讲述者: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甘珠庙村马彩玲
  □本报记者  李晗

  我叫马彩玲,家住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甘珠庙村。我们家有8口人,其中5人都是残疾人。虽然生活艰难,但我一直自强不息,带着家人开荒种地、打零工、养牲畜,凭借着丈夫的手艺,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母亲前几年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一年内6次入院治疗,不但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而且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因长期积劳成疾,我也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身体每况愈下。病人、残疾人加上需要供养的学生,让我们这个家几乎支撑不下去。

  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并不好受,觉得当贫困户不光荣。人要活得有骨气,我一定要用国家的好政策,通过自身努力尽快脱贫。

  2017年,林西县统战部与我们村春华养猪合作社达成协议,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即,年初合作社将仔猪赊欠给贫困户,年末再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扣除年初仔猪的成本,贫困户由此获得纯收入。得知这一好消息,我当即决定参加,我们兄妹三人在合作社赊欠了8头仔猪带回家饲养。对于养猪我们都没经验,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小白”,为此,我还专门买了科学饲养的书籍,和弟弟一同研究科学养猪的门道,用砖木搭建起临时的猪舍。那一年,我忙了外头忙家里,忙完地里的农活,又忙着喂猪清理圈舍,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刻也没停下来。

  天道酬勤,在我们一家人的悉心饲养下,2018年,这8头仔猪到了秋季都长成了膘肥体壮的商品猪。其中4头公猪因科学饲养,全都长到了180斤左右,因肉质好,均以高出市场价1—2元的价格出售。剩下的4头母猪,均被养成了代孕母猪。去年3月,这4头母猪共产下40多头仔猪,一年下来光养猪一项的纯收入就达到了3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达到近4000元,还清了外债,也顺利脱了贫。摘掉了这个“穷帽子”,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现在,我们从当初的小打小闹逐渐变成了养猪大户,看着小猪们一天天的长大,我又有了新的打算,等今年把这些猪糠打完,就建一个正式的猪舍。我还计划今年年底用卖猪的收入再给弟弟租个门脸房,开个烧饼铺,争取尽快走上致富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高国瑞(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巨心村第一书记)
~~~
~~~
~~~
~~~◎讲述者: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甘珠庙村马彩玲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评论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公益广告
特色扶贫产业“扶”出好日子
“你比我儿子都要关心我”
特色产业 是治贫的良方
“咱们扶贫车间接的是出口订单”
【集萃】
“养猪小白”成了养猪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