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工业大学消费扶贫出实招

  □本报记者  刘志贤

  在内蒙古工业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的仓库里,整齐摆放着一袋袋来自包头的葵花籽油、巴彦淖尔的面粉和兴安盟的大米,这些产品是该校深入开展“农校对接”工作的成果。

  “我们学校新城校区目前共有在校生16000余名,教职工2000余名,食堂的农畜产品消耗量很大。正常教学情况下,平均每天约需消耗近750公斤白面、950公斤大米、500升食用油。”内蒙古工业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陈新华介绍:“自学校启动‘农校对接’工作以来,学校积极寻求与贫困地区农畜产品的对接,学校米面油的采购几乎都走这个途径了。”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扶贫办、农牧厅、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校对接”助推脱贫攻坚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我区遴选14家高校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作为试点高校之一,内蒙古工业大学于去年5月启动了这项工作。除采购学校扶贫点定点供应的鸡蛋、胡油外,学校积极寻求全区重点贫困旗县特色农畜产品供应,在符合学校招采政策和自采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扩大采购贫困地区特色农畜产品范围,努力帮助贫困地区形成稳定产业,助力贫困地区脱贫。

  通过“农校对接”平台提供的供应信息,学校结合食堂年度采购计划和具体原材料使用情况,成立联合询价小组分别赴兴安盟扎赉特旗、科右前旗,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五原县及包头市等地考察大米、面粉、食用油企业的生产及供应价格。目前,学校已与龙鼎(内蒙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大米供货合同,与内蒙古双福面业有限公司、杭锦后旗兴农农牧专业合作社签订面粉供货合同,与包头金鹿油脂有限公司等签订食用油供货合同。截止到去年末,学校累计采购金额500余万元,有力助推贫困旗县农副产品的销售。

  去年,学校工会还组织教职工为学校扶贫点——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麻地卜村开展自愿捐款活动,共捐款近19万元,投入村集体经济项目,同时委托村集体为教职工购买40万元熏鸡作为教职工福利发放。2019年11月,麻地卜村作为重点贫困村接受第三方评估验收,评估专家对该村扶贫成效予以肯定,尤其对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帮扶注册成立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的消费扶贫措施给予高度评价,麻地卜村顺利通过了脱贫验收。

  “下一步,我们将视平台提供的供货信息适时扩大‘农校对接’原材料使用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农校对接’长效工作机制。”陈新华介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影像力
   第08版:公益广告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胡杨林保护条例
内蒙古工业大学消费扶贫出实招
全区副食品价格稳中有降
要闻简报
安华鄂尔多斯中心支公司捐赠280万防灾减损设备
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承保电子化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 资产处置公告
接受调查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