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幸福生活从这里启航!”

移民新村的就业扶贫车间内,搬迁来的村民经过培训成为工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本报融媒体记者  胡芳  赵弘

  皇甫美鲜  郭慧超  刘墨墨

  道路平整干净,院落整齐划一,房屋宽敞明亮……仲夏时节,走进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座座大棚里蘑菇争相升柄展伞,一处处养殖棚圈里牛羊健硕,村民们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整个乡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画面。

  “现在我们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而且也有了挣钱的路子,守家在地就能挣钱,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在新建村的蘑菇大棚里,一排排白色架子上,整整齐齐摆满菌棒,62岁的吴三女正在这里摘蘑菇。去年村里建起蘑菇大棚后她就来干活了,一天一百元,到现在已经挣了4万多元。

  这62座整齐排列的蘑菇大棚是新建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去年吸纳了当地70名村民就业,今年预计可以直接带动就业100—150人。

  “土牧尔台镇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村庄布局分散,住房条件差,90%的常住户居住在危土房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住房问题,我们实施了易地搬迁。2016—2019年4年间,全镇撤并了50个自然村,新建集中安置点30个,新建住房2326套,近3400名村民搬迁到镇里的移民新村。”土牧尔台镇党委书记谢文君介绍。

  如果说搬得出是移民搬迁的上半篇文章,那么确保稳得住、能致富,则是让移民搬迁工程经得起检验的下半篇文章。

  完成搬迁后,土牧尔台镇把工作重心迅速从解决好“怎么搬”向确保“搬得来、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转变。当地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村集体实体经济。

  走进大西村的繁育基地,大片牛群映入眼帘。这些牛都是土牧尔台镇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而引进的安格斯肉牛。

  大西村党支部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农牧户自筹、政府支持的方式,为142户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购置安格斯肉牛142头,托养到繁育基地,每户实现增收1500元。同时,村党支部利用帮扶资金,也购买了104头安格斯肉牛托管到基地,2019年实现15.6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产业铺路的做法,带领贫困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目前,全镇建设了安格斯肉牛养殖、香菇种植、10万只蛋鸡养殖、速冻水饺加工、塑料包装制品加工等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了14个村委会实体经济全覆盖,各村委会通过实体经济项目收益达到10—30万元。

  要想“稳得住”,后续扶持关键靠就业。土牧尔台镇千方百计拓宽搬迁户就业门路,通过强化扶贫车间就近就业、入企务工、引导发展产业等措施,使得搬迁群众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门口把钱赚。

  记者在移民新村的就业扶贫车间看到,十几名村民正在缝制一次性医用垫单。这里的工人大部分是搬迁贫困户,他们在移民新村安顿下来后进入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经过统一培训成为缝纫工。2018年从30多里外的师家村搬来的王玉连就在这里工作。她说:“以前咱没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现在有一技傍身了,最幸福的是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从这里启航了!”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如今在土牧尔台镇,一场宏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蓝图变成实景,以前住房差、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现在家家住新房、有院子,家用设施接近城里,公共服务完善便利。搬出“穷窝”天地宽,搬迁群众逐步融入新的环境,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移民新村成了他们温暖的家园。“要抬着头生活,往前看、谋发展。”谢文君自信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观察·兴安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 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包钢在乌兰察布市督导调研时强调
奋斗是青春最好的答卷
我区开展严厉打击 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
走向新的起点
人大代表送民法典进社区
“爱心助考 青春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为首府考生送关爱
为自己加油!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定格美丽瞬间
“我们的幸福生活从这里启航!”
全区法院搭建集约化平台破解“送达难”
内蒙古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 疑似病例1例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