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猪仔卖了1万多元,亲戚朋友的账也还得差不多了。我还加入了嘎查‘文明实践志愿者’,负责扫嘎查的街道,一个月800块钱……去年底,我们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七月盛夏,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的巴音,穿着大红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马甲,站在一眼望不到边儿的绿油油的玉米地里,笑得合不拢嘴。
2012年10月,巴音家遭遇刑事案件,女儿被害,妻子也被砍成了重伤。案发后,本就身有残疾的巴音和儿子达赉向亲戚邻里借了不少钱,重债之下,一家人一蹶不振。过去热心帮助的亲人邻里也因他们还不起钱产生了埋怨。
2019年6月,兴安盟检察分院检察官在司法救助前置延伸走访时,了解到巴音的情况。在承办检察官耐心释法说理和心理疏导下,巴音一家与邻里之间的矛盾终于化解。
今年开春,对巴音一家来说,不仅是春耕的开始,更是一家人新生活的起点。然而,疫情一来,既阻挡了他们外出打工的脚步,也使备耕生产闹了饥荒。
为此,兴安盟检察分院为他们申请了民政部门的临时救助,购买了40亩地用量的种子、化肥。“你看这苞米(玉米)长得多好,我们要是不好好干,哪对得起检察官对我一家的帮助啊?”巴音眼圈微红地说。
2019年7月以来,兴安盟检察分院加大与民政、扶贫、教育、司法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动,创建推行了“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工作机制”,因案而异、因人施策,用活用实经济救助、教育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及法律援助、爱心疏导等各类救助手段,为被救助人提供精准精细的救助。
截至目前,全盟近70家单位、10余家乡村振兴经济项目合作社、150余名兼职前置延伸信息员先后加入,信息平台接收线索50余件次。两级检察机关累计开展有效精细化司法救助23件,发放司法救助金68万余元,精细化救助“建档立卡”因案致贫人员8件次,围绕办案开展点对点普法、案中教育百余次,受教育人数达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