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民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厅、司法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区部署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证明事项要全部废止,不得增加群众办事负担,同时要简化出具证明程序,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服务质量,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区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
“证明我妈是我妈”“证明没犯过罪”“证明生活困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那些重复的、无用的、甚至是奇葩的证明一直困扰着百姓生活,群众不管是买房、结婚,还是生孩子、异地就医等,都要为了开个证明跑断腿、磨破嘴,而形形色色的盖章要求无形中也加重了社区工作负担,牵扯了过多精力,影响了服务效能。开展治理“社区万能章”专项行动,旨在倒逼部门、社区分清份内职责,切实担起责任,在各自职权范围内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从而为基层社区减负松绑,为办事创业的居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社区不敢盖,群众等不起。“社区万能章”的背后,晃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子,本质上是把皮球踢给基层单位的甩锅行为。从源头治理这一乱象,就要以更大力度规范和厘清各部门与单位的职责,对于不该开的证明要尽快清理,对于不该由社区出具的证明要给出“负面清单”,彻底清除奇葩证明的生存土壤。相关职能部门要转变服务理念,克服“嫌麻烦”“怕担责”的心态,时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方便和服务群众为宗旨,将服务重心向基层倾斜,积极回应和满足基层所需。惟其如此,“社区万能章”式的尴尬才会少些,居民群众也才会免受其烦。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揆诸现实,“社区万能章”之所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无外乎权责模糊、信息堵塞,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不彻底。目前,与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相比,我区政务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较慢,截至今年5月,自治区本级1092项政务服务事项需提交的材料支持电子上传占比仅为56%,多数部门办理时限压减比例较低……服务流程优化不足,“减证明、减材料、减时限”效果不理想。
在这方面,我区需要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及其他省市“放管服”改革经验,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流程精简优化。各级各部门应当树立“一盘棋”意识,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兼顾的改革合力,既要使简政放权简到实处、放出实效,又要注重配套措施的完善,避免出现管理和服务“真空”,防止出现工作断链。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导致信息不能互联、资源不能共享,是“社区万能章”存在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公共服务联动机制,实现公民及法人基本数据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互认,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才能最大限度简化办事程序、精简证明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现公共服务优质高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从权力清单改起,从基层社区改起,从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改起。相信随着“社区万能章”治理行动的深入开展,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葩证明将会成为历史,基层社区的自治活力将得到极大释放,群众也将在改革进程中尝到更多甜头、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