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电影《后会无期》中这句经典台词,一语道破了成人世界的潜规则——无视对错的利弊观似乎已经成为成年人理性务实的价值选择。然而,这种只看利弊不分对错的选择,不过是利己主义的表象,让人实在不敢苟同。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这句台词是一个老江湖骗子说的,他们当时正在实施“仙人跳”。编剧让这样一个人在那样的情境下说出这句话,更多应该是在自嘲和反思。然而,很多人却脱离剧情,孤立地理解这句话,将“只看利弊”当作是个体成熟与理性的表现,把“无利不起早”看成是周旋于社会的人生智慧,这就有问题了。
笔者认为,对个人来说,如果只看利弊不分对错,很容易被群体排斥;对社会而言,如果连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都混淆了,势必导致道德水平滑坡,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打折扣。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眼中只有利弊,没有对错;只有自我,不顾他人;只有个体权利意识,不愿兼顾公共利益,那这样的人必定是一个善恶是非观念淡薄之人,时间长了,很容易成为自私狭隘的市井之徒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经常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做这件事的对错和后果,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专门去干一些损害他人、损伤社会公共利益的事,这比其他人更容易触碰道德底线和触犯法律法规,最终结果只会是害人害己。从这一角度来说,只讲利弊而不分对错之人,不仅自己无法得利,迟早会被社会抛弃。
明代的黄宗羲曾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人生很长,虽然很多时候不是一次选择就能决定的,但人生却是由一次次的选择组成的。那些在面临选择之时只看利弊而忽略对错之人,或许在这次选择中得利了,但如果每次都这样做,势必导致整个人生的“跑偏”,失去远比得到的更多。所以,当我们在面临选择时,不妨做一个“孩子”,即便眼前尽是苟且,即便远方可能朦胧,但我们还是要给自己的心中留下最后一片净土,坚守住对与错、是与非的最后一重界限。
很多时候,对错与利弊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也并非总是矛盾,关键就在于心中有没有明确的价值排序。一言以蔽之,我们应当将利弊选择建立在正确的是非观上,对错判断在前,利弊权衡在后,如此才能不被简单的利弊迷乱了双眼、模糊了是非、带偏了人生。